长沙县与世界对话零碳创建

11.12.2014  15:17

  红网长沙县站12月11日北京讯(星沙时报特派记者 周顺利)昨日,第十四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北京举行,长沙县受邀出席并参与中丹(丹麦)国际对话,就零碳这一热点话题与世界对话。此次论坛首度推出“2014中国创新榜样”年度大奖,长沙县委书记、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杨懿文获此殊荣。

  中国经济论坛由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主办,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四届。本届论坛以“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为主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人民日报社副社长张建星、国资委秘书长阎晓峰、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丹麦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Mr.Lars Bo Larsen等重量级嘉宾出席活动。张建星致辞,厉以宁、张来武分别作主旨演讲。

  在随后举行的“中丹(丹麦)零碳国际对话”中,作为本届论坛唯一受邀的县,长沙县与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起探讨了零碳这一热点话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已经成为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联合国甚至发出警告:“207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如不能降为零,将面临严重的气候变迁灾难。

  而在长沙县,一场以“碳捕捉利用与封存”技术捕碳清霾的“零碳革命”已悄然拉开大幕,并于今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零碳县”的目标。

  “我们提出的零碳,不是单纯的为零碳而零碳,而是在不放弃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实现零碳。”“在全国创建首个零碳县不是口号,也不是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在这场与世界的零碳对话中,长沙县向参与对话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详细介绍了为什么主动提出创建零碳县,已经做了哪些准备和工作,以及目前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奋斗目标等,而中南林业大学碳中心主任、国务院津贴专家、长沙县“零碳县”发展模式试点工作顾问雷学军教授则重点对长沙县零碳创建过程中使用的捕碳技术进行了说明,从技术层面证实了“零碳”的可行性。

  “长沙县率先提出创建'零碳县'在全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综合、全面的方式推进零碳,长沙县的经验令人印象深刻。”参与对话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均对长沙县的零碳创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零碳县'创建是长沙县探索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双赢的一条创新之路。”杨懿文在稍后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长沙县是经济强县,也是工业大县,从去年底启动“零碳县”创建至今的情况来看,长沙县有责任也有能力来推进此项工作。他说,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零碳县”创建将进一步激发长沙县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

  长沙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王国良出席此次论坛并参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