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今年拟铺排重大项目789个 预计投资2527亿元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关于长沙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湖南新闻网消息 据长沙晚报报道,去年,长沙首条城区快速化干道万家丽路高架桥竣工通车。今年将推进湘府路、湘江大道、三一大道等城市主干道快速化改造。 长沙晚报记者罗杰科摄
在昨日开幕的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受市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长沙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草案。
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摘要)
2015年,长沙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00亿元(预计数,下同),同比增长9.8%;财政总收入1113.48亿元,增长11.01%;规模工业增加值3230亿元,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6363亿元,增长1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91亿元,增长12.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9万元、2.3万元,分别增长8.5%、8.6%;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以上,节能减排指标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624个重大项目提前超额完成全年投资任务
在宏观经济下行和传统产能过剩“双重压力”下,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增长点。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增速分别超过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9.6、2.3和4.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0.5%。项目建设带来新动力。欧智通智能终端产业园等项目顺利推进,上海大众、比亚迪电动乘用车投产,广汽菲克自由光下线,全市624个重大项目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全年投资任务。引进宜家购物中心、华强美丽中国·长沙文化产业示范园等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14个,比2014年翻了一番。
休闲农业经营收入突破50亿元
实施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首批重点支持30个示范企业实施生产过程智能化和产品智能化改造,推进技改项目4407个,完成投资2091.7亿元,有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落实支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13条”、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养老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2014年提高1.5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达到1351.5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增长24.2%,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30%。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达1.5万家,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达到1550亿元,休闲农业经营收入突破50亿元。农产品直销配送工程顺利推进,发展直销网点1700多家,现代农业发展效益显著增强。
全市城镇化率达73.5%
长沙首条城区快速化干道万家丽路高架桥竣工通车,国内首条中低速磁浮工程试运行,地铁1号线一期全线轨通,地铁2号西延线试运行,湘江新区综合交通枢纽投入使用,“三馆一厅”全面建成开放。推进最严城市管理,开展“史上最大规模拆违控违攻坚战”,执行“史上最严环保法”,持续实施“清霾”、“碧水”、“静音”、“净土”四大行动,深入推进“三年造绿大行动”,天蓝水碧地绿的“美丽长沙”加快呈现。出台并实施城乡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15个小城市、中心镇、特色镇加快建设,全市城镇化率达73.5%。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启动南北横线建设,新建农村公路617公里,改造农村公路303公里、危桥34座、危房9521户,建设水利工程3万余处,解决39.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设1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城乡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彻底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区县(市)再次下放市级管理权限39项,彻底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基本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区划调整,公布政府部门责任清单相关事项4417条。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新设立商事主体10.7万户;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行PPP(公私合作模式)项目28个;对152家市属国企实施战略重组计划;出台全民创业带动就业五年行动计划和20多项配套政策。
新增城镇就业14.29万人
围绕2017年率先实现精准脱贫目标,全年减少贫困人口5万多人。全面实施薄弱学校提质改造、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三个“三年行动计划”,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5所、城区中小学校10所,提质改造薄弱学校115所,基础教育满意度跃升到全国第4位。新改扩建乡镇卫生院2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所、村卫生室274所,公立医院改革顺利推进。成为全国首批10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试点城市之一。统筹推进全民参保试点和社保“一卡通”,全面实施与武汉、合肥、南昌三市医保异地结算,开通与武汉的异地公积金贷款业务,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实现“十一连增”。完成棚户区改造3.06万户,建设保障性住房4.86万套。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分别达14.29万人、3.73万人。解决6.4万户房产证办证遗留问题。强力推进安全生产、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监管等工作,全市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摘要)
围绕实现“十三五”开门红,我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财政总收入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5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以及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大减排指标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尽快实现公益性无线网络全覆盖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2016年,全市拟铺排重大项目789个(不含预备项目),年度预计投资2527亿元。其中,政府投资项目331个(不含预备项目),年度预计投资1204亿元;社会投资项目458个,年度预计投资1323亿元。加强区域交通网络建设,抓好岳宁大道、京港澳高速东西辅道、霞凝货场扩建工程等重大干线和交通枢纽项目;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长沙市天然气利用工程、城市公共停车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重大项目;加强产业项目建设,新建或续建欧智通智能终端产业园、中兴通讯长沙基地等重点产业项目。大力发展体验型经济、休闲型经济,实施移动互联网、健康养老、文化旅游、节能环保等新兴消费促进工程。尽快实现公益性无线网络全覆盖。加快实现城乡综合性商贸网络全覆盖。
建设长沙“政务云”系统
坚持依靠改革创新加快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预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突出抓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湖南省大学科技产业园、湖南大学科技园二期、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等孵化平台建设。继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最大限度降低准入门槛;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长沙“政务云”系统,完善网上联合审批监管平台,逐步实现所有审批“一网告知、一网受理、一网办结、一网监管”。探索打造一批“梦想小镇”、“创新小镇”等特色双创平台,带动人才、资本、技术下乡,将双创浪潮推向广阔的农村腹地。
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化改造升级
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的智能化改造升级。加快建设湘江西岸服务业走廊,建成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积极支持长沙银行上市,组建长沙市农村商业银行。支持大围山创建5A级景区,加快建设铜官窑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和潮宗街、坡子街历史文化街区,推进湖南广电节目生产基地及广场改造、华强美丽中国·长沙文化产业示范园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智慧旅游”城市。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万亩蔬菜基地、生态健康养殖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
实施50个老旧社区提质改造
推进高桥大市场提质改造,加快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红星农副产品市场、杨家山家禽市场等专业市场外迁,实施50个老旧社区提质改造。加快高铁新城、空港新城、省府新区、隆平新区、望城滨水新城、浏阳金阳新区、宁乡沩东新城等城市重点片区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石人冲水库公园、洞井片区体育公园、社区公园建设以及南郊公园提质改造,推进城市夜景亮化建设,提升城市建设品位。启动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建设,加快3、4、5号线一期工程建设进度,实现1号线一期工程试运营,推进湘府路、湘江大道、三一大道等城市主干道快速化改造,提质芙蓉南路、东北二环等10条主干道,推进汽车南站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市广电产业园、天心区环保工业园、湘龙路等公交枢纽站建设,打通湘雅路、黄兴北路、洞井路、曙光路等“断头路”和“瓶颈路”。实施湘江古镇群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靖港、铜官、乔口、新康等古镇的整体保护开发。积极申报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抓好三年大造绿行动,重点实施好环城绿带生态圈、37个生态公园等绿化工程。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及配套充电桩建设,建设25个能源环保网络服务站(社),创建绿色示范村庄和绿色示范社区各40个。
突出抓好93个新区重大项目建设
围绕“一新区一走廊”,打造开放“双引擎”。加快建设湖南湘江新区。突出抓好枫林路三期、梅溪湖地下综合管廊、华谊兄弟电影文化城、天择传媒总部基地、湘江欢乐谷等93个新区重大项目建设,力争打造一批新的增长点。大力建设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推进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申报建设,开通长沙至澳洲、俄罗斯、日本等国际航线和货运包机航班。突出园区招大选强,确保至少有1个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引进落地,每个国家级园区有一个投资过50亿元的项目,省级园区有一个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
建篮球场、乒乓球场、健身路径千处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0所,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80所。制定实施化解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问题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行阳光招生,小学全部实现就近划片入学,普通高中停止招收“择校生”。支持名院集团化办医,鼓励和引导社会化办医。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在全市建设篮球场、乒乓球场、健身路径1000处,建成32个乡镇(街道)户外全民健身中心。改扩建敬老院14所,建设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4家。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确保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城中村和蔡锷中路两厢、碧湘街等棚户区改造,全年完成棚户区改造3.3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5000户。完成年度脱贫建档立卡人口5万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