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团队在全国62个百亩片开展攻关

13.04.2015  12:05

  湖南新闻网消息 据长沙晚报报道 植株茁壮、稻穗长、稻粒多且饱满,“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选育的“超优千号”目前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近日,袁隆平院士带领农业部及国内17个省份200多名专家,参观了位于海南三亚的多处高产杂交水稻试种基地。据悉,袁隆平已选定“超优千号”作为第五期超级稻攻关首选品种,在全国选定了62个百亩片开展示范攻关,目标每公顷16吨。

  位于海南三亚海棠湾,由湖南省农科院、海南省农科院合作的超级稻百亩连片高产示范基地内,连片种植的“超优千号”超级稻长势整齐,已进入全面灌浆期,这片水稻于2014年12月26日播种,2015年3月25日抽穗,有效穗每亩16.9万穗,每穗总粒数264.6粒,结实率90%,千粒重26.5克,预计产量1066.5公斤。

  “三亚光照强,水稻生长期短。”袁隆平向参观者介绍了海南三亚和湖南长沙“超优千号”对比生长情况,三亚种植的“超优千号”生育期140天,株高1.05米,叶片14片,而长沙种植的“超优千号”生育期为150天,株高1.15米,叶片15片。因此,在海南亩产可达1000公斤的“超优千号”,在长沙种植亩产则可超过1100公斤。“由此看来,超级稻的增产潜力还很大,在内地省份种植更有高产优势,每公顷产量16吨完全能实现。”袁隆平表示,用4年时间,到2018年,实现超级稻大面积每公顷达16吨目标,力争明年就能有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