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市场遍布暗招和陷阱 材质混乱价格水分大
3月下旬,市质监部门检查市区多家红木市场,发现10余家红木家具商家仅一家能够完全出示所售红木的“身份证”。
不亮红木“身份”或者不敢亮红木“身份”,其实仅是红木家具市场潜规则的冰山一角。缺乏专业知识和辨认手段的普通消费者一脚踏入价格昂贵的红木市场,遍布其中的暗招和陷阱会让人防不胜防。
红木市场到底水有多深?用本地一位行家的话来说,即便你长着一双慧眼,也未必看得透。
随你填的产品“身份证”
最近,家住澳洲花园小区的曲先生把3万多元买来的“红木”家具丢在一边,天天抱着《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GB28010-2011)研究。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曲先生家中一套让他得意的“非洲花梨”,被懂行的朋友说是假货。
“据我了解,《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是国家强制标准(下称‘国标’),里面对红木家具的各个种类都有介绍,我想看看这‘非洲花梨’到底是不是红木。”
他找遍红木“国标”中规定的5属8类33种木材中,“非洲花梨”并不在其中。
非洲花梨木学名是花榈木,是红豆树属,其密度比较松软,达不到“国标”中的红木标准,只能叫作亚花梨。
感觉上当的曲先生想去职能部门投诉,但却一时找不到相应证据。“买的时候,商家只口头告诉我这是花梨,是红木的一种,没有任何产品文件。”
按照2013年2月1日实施的“国标”规定,商家在出售红木产品时,应向消费者出具产品使用说明书、红木家具产品质量明示卡、产品合格证,即“一书一卡一证”,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即是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
市质监局稽查局副局长田广晖表示,“一书一卡一证”是红木家具的身份证明,其中“一卡”被称为红木家具的“身份证”,上面会标明产品的具体种类、学名,具有唯一可识别性,产品是不是红木可一目了然。
但实际上,这样的规定在本地红木家具市场几乎是一纸空文。
3月底,市质监部门对全市多家红木市场进行专项检查,10余家红木家具商家仅一家能够完全出示“一书一卡一证”。一些商家出具的身份证明材料不齐全,还有一些商家销售的产品没有任何证明材料,理由多是“弄丢了”、“厂家没有寄过来”。
3月29日,记者到中山北路某家居商城“逛”红木家具。
在一些红木家具店,产品标签上多是“紫檀”、“酸枝”等俗名。记者要求查看一些红木产品的“身份证”,有商家先是表示“不知道”,后又称购买之后就可以看;更有商家直接表示“证书到处都可以制作,没有用,要证书可以直接找印刷厂印刷”。
在其中一家红木家具店,一位女老板拿出了一张空白的红木产品质量明示卡说:“你想填什么材质就填什么材质,有意思吗?”
市质监部门的工作人员透露,正规厂家的“一书一卡一证”一定会随产品发出,如果商家拒绝出示,那产品很可能有问题。“可能是小作坊做的,或者是材质与商家宣称的不一样,怕出示了以后被消费者发现”。
此外,还有一些红木家具商家还会要求厂家不要为产品填写“身份信息”,而由商家填写。厂家出于销量考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迷”人眼的混乱材质
桂林人有句老话——— “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这在红木市场尤为适用。即便精明的消费者能拿到红木产品的身份信息,也不一定能躲过商家的“陷阱”。
在“国标”中,红木家具确定为5属8类33种。5属即紫檀属、黄檀属、柿树属、崖豆属及铁刀木属。8类则是以木材的商品名来命名的,即紫檀木类、花梨木类、香枝木类、黑酸枝木类、红酸枝木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和鸡翅木类,33种则做进一步细分。
前几年,很多进入红木市场的人,都晓得越南黄花梨冒充海南黄花梨的“板路”,但随着“海黄”材质的减少和价格飞涨,更多的商家把目光投向了一些“平价红木”。
近两年来,一种被称为“老挝红酸枝”(学名交趾黄檀)的红木家具走俏高端市场,一套沙发7件套售价可达20万元至40万元。
在市木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针对这种材质的投诉案例近期明显增多。
去年8月,有市民订购了一套“老挝红酸枝”,产品明示卡上写的的确也是“红酸枝”。但经过这家木材检测机构专家检测,此成交价超过30万元的“老挝红酸枝”用料仅为3万元/吨的巴里黄檀,而不是价格在25万元/吨左右的交趾黄檀。
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林业专家许斌研究木材40年,他的案头放置着各种木材样品,其中很多都是别人拿来鉴别真假的。
许斌说,“除了巴里黄檀、还有奥氏黄檀、微凹黄檀,与交趾黄檀材质、品相相近,如果做成成品,肉眼要区别起来就很难了。”这三者同属于红酸枝木类,也都是红木家具,只不过价格千差万别,如果商家告知或者明示卡上只写“红酸枝”,消费者根本无从辨别。
类似这样的“偷梁换柱”,在红木销售市场屡见不鲜,甚至用不同种类的材质冒充“红木”,也成为了潜规则。
3月29日,在北门一家红木家具店里,商家正向顾客推荐几款“非洲酸枝”产品,沙发6件套售价在四五万元左右。商家介绍,“非洲酸枝”是红木家具中价钱较实惠的产品,所以买的人不少。
许斌说,现在市场上销售的“非洲酸枝”难寻真品。“真正的非洲酸枝是指黑黄檀,属于黑酸枝木类,多产于非洲东部,但现在市场上多为非洲的铁木豆类冒充。”
虽然两种材料都产自非洲,但价格相差悬殊,黑黄檀每吨售价1.8万元至3.8万元不等,而铁木豆类每吨售价不足万元,“这里面的价格差让假产品充斥市场”。
而在红木市场,能以假乱真的产品还远不止一类。
记者在环城南二路附近一家红木家具店看到一款“小叶红檀”沙发,标价59600元。而据介绍,这种“小叶红檀”根本不属于“国标”中的红木。其他如“巴西花梨”,其实际上是古夷苏木,也非红木范畴。
“有些商家有意无意地混淆这些概念,让消费者造成买到了红木的印象,实际上买到的却是别的产品。”市质监局稽查局副局长田广晖说。
挤不完的价格水分
产品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搅乱了红木市场,缺乏专业知识的消费者只能以价格区分好坏,“贵的或许就是好的”成为了不少人衡量产品的重要标准。
但除了材质的混乱外,红木家具市场的价格水分不是一点点,其中的猫腻也多不胜数。
市民黄女士去年底准备购买一套红木家具,逛完商场后,发现各商家所售的红木价格差异特别大,让她感到非常疑惑。“逛完商场我在网上查询了一下,发现红木家具的差价非常大,我很怕上当。”至今,她还不敢下手购买红木家具。
据记者走访,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一套红木沙发,单价多在4万元至8万元不等,多为紫檀、酸枝、鸡翅木等品种。
记者选择其中一套“刺猬紫檀”沙发6件套来做对比(售价4.5万元左右)。在国内一家知名的红木品牌商家官方网站,一套“刺猬紫檀”沙发售价不到3万元,在京东、淘宝等电商网站,类似的品牌商品售价也只有2万多元。
此外,在市内的一些家具市场,红木家具商家都表示,如果介绍客户来购买商品,可以给出8到10个点的回扣,以一套5万元的红木家具来计算,光回扣就有四五千元,商家的利润空间可见一斑。
不仅线上和线下的商品价格差距悬殊,商家一些隐秘的经营手段更是不为人知。
浙江东阳是国内最著名的红木加工生产地之一,目前桂林市场上多数红木品牌经销商的产品也多出自于东阳。
但据了解,在市场火爆的情况下,当地很多小厂、小作坊、外行也跟风做红木家具,很多企业不成熟、工艺要求也低,产品质量鱼龙混杂。
一位在市内曾长期经营红木家具的人士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有些本地的经销商一个款式要进10套货,他从东阳的大厂要1套,其他9套都从小作坊要,结果卖给消费者的永远是那9套,另外一套只是在店里吸引顾客,让你觉得买到的是正品。”
除了商家“鱼目混珠”的手段,一些生产厂家也在想方设法地降低成本。
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许斌说,一些商家用贴皮料、夹心料,外面是真料,里面不是;或者看得见的地方用好料,看不见的地方用边角料,甚至把贵的木料和便宜的木料混在一起使用。而根据行业标准,边角料不能用于红木家具生产。
同时,对非常讲究“榫、雕、磨、涂”等传统工艺的红木家具来说,一些小厂家利用机器作业,降低成本,比如传统工艺“榫、雕、磨、涂”的地方却用上了粘合和螺钉等。
“同是一套红木家具,机器生产至少要比传统手工便宜30%以上。”许斌说,这属于厂家和销售者之间的秘密,其中的价格空间双方心知肚明,蒙在鼓里的只有消费者。
不好走的维权路
这几年,原本动辄数十万元、上百万元的红木家具价格开始跳水,进入了一些普通市民家中,很多人以家中有红木家具为生活品质提高的标志。
一旦买到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伪红木”,消费者将会承担巨额经济损失。同时,维权的艰难也会让人不胜其烦。
2013年,一位消费者在城北一家大型商场花3.9万元购买了一套“刺猬紫檀”红木家具,请专业人士到场进行过鉴定,他还小心地在订购的产品背后留了记号。
等一个月后送货之时,这位消费者这套产品背后的标记却不见了。“实际上是商家换了一套送货,经过检验送来的是安哥拉紫檀(非红木)假冒的。”而原本消费者看中的那套家具,还安安稳稳地摆在店里。
这起纠纷处理了很长时间,商家最终换了一套真的“刺猬紫檀”给这位消费者。
更多的红木家具消费者却没有这样幸运,维权相当困难。
市工商局城北工商所所长潘绍行介绍,去年该所曾接到一位消费者的投诉,他从商场买了红木沙发、茶几等,运送回家后发现红木家具有问题,向工商部门进行投诉。
“要证明其有质量问题,取证很困难,还需要专业的质检报告,这样的鉴定对家具还具有破坏性,所以我们处理起来很困难。”潘绍行坦言,一些购买了红木家具的消费者来咨询之后,发现维权过程繁琐,多数都打了退堂鼓,转而去与经销者协商,但这样的协商往往都以消费者的妥协而告终。
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地方质监部门缺乏相应的技术力量和专业人才,对庞大的红木家具市场目前还难以形成全方位的监控。下一步将加大对经销者执行“国标”的检查力度,确保红木家具做到规范“一书一卡一证”,对违反国家强制标准的商家将进行处罚。消费者遇到质量问题,可以请专业机构进行鉴定,作为维权依据。
据了解,目前桂林只有市木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具有专业质检资质。2014年,到木材质监站进行木料检验的约有40例,“有大半都是消费者买了实木家具、工艺品后,怀疑材料有问题来检验的,其中不少是红木家具。”但检验所要花费的数千元费用,以及检验可能对家具造成的损坏,也都需要消费者仔细掂量。
[编辑:吴家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