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产业研讨会长沙举行 探讨"互联网+农业"发展新引擎

27.06.2016  09:53

  湖南新闻网长沙6月26日电(通讯员 徐海成)6月26日,“聚焦三农产业振兴民族品牌”战略研讨会在长沙举行,来自政府、协会、企业等业界专家坐而论道,共同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推动三农产业转型升级,共有四百余人出席会议。

  作为农业大省的湖南,稻米产量居全国首位,生猪出栏量居全国第二,油菜种植面积第一产量第二。

  2015年5月8日,中国国务院出台“电商国八条”,提出要加强互联网与农业融合发展。2015年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提出要推进“互联网+”,促进现代农业等11个重点领域的发展。

  “互联网+农业”的本质是什么?中国老教授协会农业专委会副主任陆庆光在发言中指出,“互联网+农业”就是将当前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融入到农业生产、经营、流通、加工、销售及农业生活等环节中去,帮助农业发展实现“信息支撑、管理协同,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最终目的。

  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副秘书长谌建章说,当前“互联网+”正通过便利化、实时化、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成为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广大农业企业需要把握时代机遇,为三农发展助力。

  “我认为,‘互联网+农业’开创了大众参与的‘众筹’模式。”中国消费者协会原副秘书长武高汉表示,其便利化、实时化、物联化、智能化等优势,将有效推动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更加合理、农业专业化服务更加精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更加科学、农产品销售市场更加统筹。

  “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行业,巧用分享经济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作为此次研讨会的承办方,湖南金手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陶旭雄介绍,该公司将打造一个以村为单位、以乡镇县为拓展源、以农民供需服务为策动点的综合性全兼容运营平台,打通互联网+农村最后一公里,使农民真正做到购物不出户、生活不出户、销售不出户,为推动湖南实现“互联网+农业”转型升级作出贡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