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砷超标715倍? 湖南省环保厅:不尊重事实

04.12.2014  10:17

  12月3日,湖南省环保厅召开新闻通气会,副厅长谢立回答记者提问。图/潇湘晨报实习记者张迪

  湘江流域集中了湖南六成人口和八成左右的经济总量,同时也承载了60%以上的污染。数十年的污染史与治理史相伴相随,湘江的重金属污染治理备受关注。

  近日,有网帖称“湘江流域重污染区砷超标715倍”,引发不少人的关注。12月3日,湖南省环保厅召开新闻通气会进行情况说明。

  12月3日,湖南省环保厅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副厅长谢立介绍了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进展,并针对近期传言进行了澄清。

  回应传言:评价土壤治理不能任意引用数据

  引发关注的网帖名为《湘江流域重污染区砷超标715倍》。帖子中称,“郴州三十六湾矿区甘溪河底泥中,砷含量超标715.73倍;郴州三十六湾矿区甘溪村稻田中,镉含量超标206.67倍;岳阳桃林铅锌矿区汀畈村稻田铅含量超标5.093倍。”

  对此,谢立解释,对土壤环境治理的评价,有科学的方法,“要评价一个区域的土壤的环境治理情况,要采取网格化采样方式。布点以后,按照标准采样,再对整个区域进行评价。”

  谢立表示,我们不能违背科学的方法,将数据任意引用,“不能从某一个地方拿一块底泥过来,底泥的数据是多少,就说这个地方的砷超标多少倍。”谢立表示,“这是不尊重事实的”。

  “湖南是全国的重金属污染治理示范省份。我们湖南治理好了,对其他兄弟省份有借鉴作用。”谢立表示,欢迎媒体宣传、推介、监督,共同参与、共同推进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进程。



第一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最末页 1/2 总共2/每页1
(稿源:红网-潇湘晨报)
(作者:谭旭燕)
(编辑: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