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会这五年】点亮精神的星空

26.06.2018  03:13

  在中车株洲电机公司,文照辉一家仨劳模的故事被人津津乐道。“从踏进厂门的那一天起,我就告诉自己,要努力成为父亲那样的人。”文照辉人生的每一步,都深受“劳模”父亲文秀元的影响。

  在文照辉的眼里,父亲不仅是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的老劳模,也是自己的“引路人”。跟随父亲的脚步,文照辉和哥哥文照林也进入中车株洲电机,成为一名技术工人,并逐步成长为公司新一代劳模。

  劳模精神的薪火相传,使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在一代又一代间传承接力。在三湘大地,劳模精神就像燎原的火种,通过名师带高徒、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平台,不断放射出耀眼光芒,成为职工素质提升的“加油站”和企业创新发展的“助推器”。

名师高徒薪火相传

  在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艾爱国劳模创新工作室,68岁的全国劳模艾爱国和40岁的省劳模欧勇,是出了名的“名师”和“高徒”,两代劳模薪火相传。

  如今,即将退休的艾爱国把“艾爱国劳模创新工作室”交给徒弟欧勇,欧勇也郑重地接过接力棒,成为新的“掌门人”。

  欧勇说:“‘认认真真工作,老老实实做人,平平淡淡生活’是师傅的反复叮嘱。师傅经常勉励我们,要干到老,学到老。”在他心里,师傅传授给他的,除了技术,更有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

  现在,欧勇将艾爱国的“劳模精神”又传给了自己的徒弟。“师傅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实验室,为大家准备工具,讲解操作流程,还手把手教我们焊接技术。”在徒弟眼里,师傅欧勇身上有很多师爷的影子。

  劳模精神的传承,犹如一场接力赛。近年来,全省各级工会组织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打造劳模文化,集聚起引领社会文明新风的正能量,职工群众立足岗位学习先进、争当劳模蔚然成风。

  在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活跃着这样一支因“乐于劳动奉献,敢于创新攻关”而闻名于卫生系统的队伍——“全国劳模周仕钧创新工作室”69名医务人员。

  已满头银发的领头人周仕钧是大家竞相学习的榜样。周仕钧踏踏实实地走在追求“白求恩精神”的行医路上,她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在以“一切为了病人”的理念开展优质服务。

“劳模梯队”技压群雄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在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火电建设公司,经过了辛勤摸爬滚打和无数次失败的试验,知识储备日益丰富的周建雄逐渐认识到焊工技能队伍培养和技艺传承的重要性。作为专家型焊工,他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年轻人,让他们少走弯路。

  在一次指导学生练习时,周建雄发现仰焊板打底频率过低,就一遍遍叮嘱,手把手示范。对周建雄来说,师者的细心和耐心,工艺技术和细小经验的传授自不必说,就连每次参加相关竞赛活动前帮“徒弟”们提工具箱,以节省选手臂力这样的细微关怀,他也总是想在前面。

  如今,周建雄高徒满天下。姚罡、马任常、杨文武、彭和永、姚国胜、王小玲……他们中有省级技术能手,也有央企劳模,形成专业领域中赫赫有名的“劳模梯队”。

  江麓机电集团公司的90后数控车工朱军,在湖南省2016“十行状元、百优工匠”竞赛活动数控车工决赛中,凭借着手中超凡的技艺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技压群雄,夺得状元。

  面对记者的采访,朱军反复提起自己的师傅——中国兵器集团的关键技能带头人、全国劳模罗军。2009年,技校毕业的朱军进入江麓机电集团,小到尺寸测量,大到加工工艺,师傅罗军在技术提升上给予了朱军极大的帮助。在朱军看来,能走到现在,师傅传授的技巧至少让他少花了10年的时间。

  记者了解到,为了发挥劳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的“火车头”作用,省总工会近年来努力构建技能导向和创新贡献导向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劳模培养、评价、激励、保障等制度,确保劳模和技能人才在“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有地位、创新上有平台、发展上受重用”,为技能人才成长搭建了宽广的舞台。

“班组里全是‘董日中’‘牟密’……”

  人才资源是获得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近年来,湘电集团特电事业部相继有“老”的退休,“小”的进来,日渐呈现青黄不接的“断层现象”。为了加快提升新进职工的业务素质,特电事业部将传统的师徒“传、帮、带”进行深化和创新,推出“星级导师带徒”活动,以此作为人才培养和学习交流的载体。

  这些星级导师人才库里,虽然年龄从20多岁到60岁不等,但都获得过国家及省级劳动模范、高级技能专家、创新能手、技能大师等荣誉称号,主要成员不仅具有高超的技艺,更具有传承、创新的优良品质。在工作岗位上,他们以导师的身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技术绝活和科技知识传授给徒弟,对学徒进行定期目标化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岗位适应能力。

  湘电集团公司工会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要充分发挥劳模个体带群体的作用,让一个‘孙悟空’拔出一根毫毛,变出一群‘孙猴子’,让整个班组里全是‘董日中’‘牟密’……”

  这只是湘电集团以国家、省、市、公司级的300多名“劳模方阵”为“火种”,为企业积累人力资源财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重点服务行业普遍开展了师带徒活动,每年有16万名徒弟拜师学艺。全省建立的2000多个劳模各级创新工作室,超过30多万名职工提升了技术技能等级,帮助企业解决的技术难题不计其数。

  在2013年由省总工会组织开展的“聚力小康、建功三湘”湖南省劳模专家技术援助服务活动中,由全国劳模、技能大师等人员组成的专家团队,深入我省重点企业,就企业生产实际中存在的技术难题进行会诊、攻关,充分发挥了劳模在推动技术创新和提高职工技能水平中的传帮带作用。劳模在职工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凝聚起一线能工巧匠,激励了更多职工学习技术、提升技能。

文章作者:商艳鑫/编辑:郭晟霖/审签: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