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会展业:一天两场展会 撬动收入200亿
展会不仅方便市民生活,也能增加企业收益,更会带动经济发展。 徐行 摄
湖南新闻网消息 据三湘都市报报道 “旅游产业的经济拉动效应为1∶5,而会展业的这个比例是1∶9.07,去年湖南会展业带动相关产业收入超过182亿元。”
3月5日,在推出《2014年湖南会展业发展报告》的新闻发布会上,湖南省贸促会副会长黄芳列出了一组亮丽的数据。
早在2002年时,湖南就成立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第一家会议展览业协会,我省会展业发展起步不可谓不早,不过黄芳坦言,如今周边地区的发展水平却都超越了湖南,“当然这也说明,湖南的会展业大有作为。”
【引进来】
去年展会平均每天两场
“艺术长沙”双年展将于10月17日-26日举行、“第三届矿博会将于5月21日-25日在郴州举行”、“2015年湖南车展4月29日-5月3日将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还没到羊年元宵节,湖南会展网上就已经刊出了一大串会展资讯。而查看2014年1-12月的会展资讯内容,平均每月都会有4-5条会展预告信息。
据湖南省贸促会副会长黄芳介绍,2014年,湖南省展览及会议节庆活动共669个,其中全省举办的展览会有318个,全国性及国际性会议241个,举办的重大节会有110个。
这个数据意味着长沙全年365天每天差不多有两场会展活动,展会上演的是一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戏。
退休无事却又闲不住的长沙市民张大爷就告诉记者,周末除了逛街、吃饭、会牌友,还多了一项活动:逛展会。“每个周末去展会逛一逛,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走出去】
500家企业出境展热情似火
湖南举办各类会展吸引众多企业前来“亮相”外,我们自己的企业也频繁地“走出去”。
以蔬菜、水果种植及销售为主业的长青发农业有限公司,本是郴州市一个地区性的农业公司,2011年组织其参展了香港亚洲农产品展后,这家公司与香港蔬菜商会签订了直接供港蔬菜合同。
双方合作建成总计十余万亩的蔬菜基地,每日可供香港240吨蔬菜,并且每年以50%增长的数量输送至香港,预计两年内郴州供港蔬菜基地年产量可达到10万吨,产值达8亿元。
“企业‘走出去’参加展会,更多地是为了学习国外的前沿技术,而港澳由于整体费用低,是我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平台。”黄芳介绍。
而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湖南省贸促会共组织十多个行业、近500家企业出国(境)参展。这些企业出国(境)参展地主要集中在东南亚、美国、欧洲、俄罗斯和港澳台地区,产品集中在茶叶、机械和烟花等湖南的传统出口产品。
【宏观效应】
带动近200亿元收入
2014年湖南会展直接创收20.14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为182.28亿元,“相比旅游1∶5的经济拉动效应,会展业是1∶9。”黄芳说。
作为《2014年湖南会展业发展报告》编委之一的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和连告诉记者,办一个大型会展,所涉及行业多达十几个,包括交通、旅游、餐饮、住宿、广告、通讯、建材等,其中餐饮食宿带动效应最明显。
还记得去年恰值湖南省展览馆举行服装博览会期间,展览馆前三和大酒店的工作人员李贞富就说,客房平时的入住率一般不会超过70%,展会期间几乎是100%。
【微观效应】
企业销售增5倍
经济寒冬里,本来经营维艰,面对有时还要上交不菲的参展费,企业为什么甘愿自掏腰包呢?
福建武夷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的黄应学说得很直白:“经济寒冬下,倒逼企业开始主动走出去,抢占有限的经销商和市场份额,会展显然是一个不容错过的营销及交易平台”。
众所皆知,烟花企业近两年在我国的生存状态可谓越发水深火热,而对参加国外展会尤为热衷的浏阳中天烟花公司,2010年开始出口,当年就达到700万美元,2013年增加到880万美元。
去年11月在红星国际会展中心参展农博会的江西江永富硒钙香柚,在展会还未对市民全面开放的第一天,就实现了2万元的销售额。
据其负责人宋日升介绍,该次农博会,他运了10吨富硒钙香柚过来,而三天博览会下来,实现了近70万元的销售额,是平日里零售的5倍。
【参展企业】
小微企业居多
在展会场数不断创新高的背后,是数量众多的参展企业的热情。
以去年9月25日举办的中国(长沙)国际食品展览会为例,就云集了400多家参展企业;而创下了湖南省车展三个历史第一的2014年车展,汇集了近百个品牌、300多家单位,以及600多辆车。
在2014年湖南参展商的企业性质方面,民营企业所占比例为67.41%,是参展数量最多的企业类型;国有企业参展比例仅占6.88%,较2013年下降12.02%。
“小微企业参展比例近几年持续增长,参展热情逐渐高涨。”湖南省会展协会会长荣丽萍说,相比国有企业,资源和资金实力没那么强的中小企业,更需要一个途径、一个窗口去展示自己。
而且出国(境)参展,省贸促会还有一定补贴。2008-2014年,省贸促会共补贴了441家中小企业参加境外209个国际展览项目,累计补贴资金4488.12万元。
【逛展人群】
六成以上是年轻人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数个参加过湖南会展的企业负责人中,几乎所有人都表达了这么一个观点:如果会展效果好,下次还会来,而且规模肯定会更大,如果没人去,那参展也就没什么意义。
调查显示,爱“逛”展的湖南人中,六成以上是年轻人。
“一般没事不会去逛展会,刚好路过就会进去看一下,或者我刚好有这方面的需求,比如最近要买车,车展中又确实有很大力度的优惠。”不到25岁的长沙白领余新表示。
这其实是“逛展”市民的一个缩影。调查显示,“刚好路过”是观众了解展览会的最主要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刚好路过”的年轻人,正在被“专门找展逛”的老年人后发赶超。记者曾在诸多展会中留心观察,发现拎着购物袋、拿着菜篮子的大妈娭毑甚至成为展会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我们退休了的,没什么事情,这里有这么多新奇的东西,所以会经常来看看,而且商家还会搞很多活动,可以免费获得很多礼品回去。”在去年农博会期间,家住红星国际会展中心附近的张娭毑如是对记者说。
观察
长沙会展业
亟需泄洪
装备制造、钢铁有色、新材料、电子信息……湖南培养起来的优势产业已经越来越多,但知名的会展品牌却屈指可数。
从上海“世博会”、广州“广交会”以及深圳“高交会”不难看出,衡量一个城市能否跻身于国际知名城市行列,一个重要标志是看这个城市举办国际展览的数量和规模。
因为,一次国际会议或展览不仅可以给当地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更能带来无法估价的社会效益。
在省贸促会副会长黄芳看来,湖南会展可谓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十多年以前就建成了展厅总面积为8.5万平方米的湖南国际会展中心,并成立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第一家会议展览业协会,如今甚至还进入不了会展业发展水平在全国范围内的第二梯队,在中部六省中的排位也十分靠后。
究其原因,主要是以展馆面积不足为代表的硬条件不足,和会展人才短缺的软实力薄弱。长沙会展业已经到了一个亟需“泄洪”的境地: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体制上的障碍,制约了长沙会展业的发展,也阻碍了城市间会展业的合作。
如今武汉投资78.3亿元建成面积44.3万平方米的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合肥正“全力创建区域性会展中心城市”、郑州提出建设“中部会展龙头城市”……
面临四周有力的竞争对手城市,长沙要想成为中部会展业的“领导者”而非“追随者”,或许正要如湖南商学院会展经济管理系主任王佩良所说的那样:依托即将建成的长沙国际会展中心,提升所举办会展的整体层次和重要性,除了要申办国字号的大型会展,更要有像金鹰节、车博会、花炮节等为代表的本土品牌展会,破除“自己叫得欢,外界无人知”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