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探秘土司王城

12.01.2016  11:19

资料图一

资料图二

资料图三

1月11日,“2015湖南考古汇报会”在长沙举行。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涛在会上首次介绍了土司遗存水下考古的发现。

2015年12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酉水中游古丈县会溪坪段开展了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在17天时间里,通过声呐扫描、机器人水下调查、人工潜水调查等方式,初步摸清了溪州铜柱柱址和彭士愁庙的位置,基本确认会溪坪水下有水稻田、建筑址、窑址、挡土墙等人类生产生活留下的遗迹。

昔日文明被河水淹没

2015年7月,永顺老司城遗址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近些年来,通过老司城遗址的考古工作,南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以后土司遗存的基本情况日渐清晰,但是唐末五代至北宋时期的彭氏土司遗存在哪?是什么情况?仍疑问重重。

据史料记载,溪州彭氏土司的治所,最先在古丈县的会溪坪一带,南宋绍兴五年才迁至如今的老司城。会溪坪与永顺县一河之隔,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地。为了争夺这处要塞,公元939年,楚王马希范和土司王彭士愁约战于此。公元940年,双方放下刀剑,盟约会溪坪,以铜铸柱,铭刻誓状。

张涛说,溪州铜柱原位于会溪坪下寨正对面山麓的一小块平地上,面积约300平方米,旁边有小溪汇入酉水,称铜柱溪。

20世纪70年代,凤滩水电站关闸蓄水,酉水主要干流适宜人们居住的河谷区域均被淹没。因溪州铜柱属淹没区,1977年由会溪坪村支部书记带领该村8名劳动力将其运送至永顺县王村。

如今,昔日文明早已被河水淹没,无法进行正常的考古发掘,只能开展水下考古。

电子设备

为水下考古“长眼

相比陆地考古,水下考古要复杂得多。”张涛告诉记者,要在10多米甚至更深的水下进行调查,首先要有船、寻找潜水员,还必须借助诸多电子设备。

此次寻找土司遗存,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邀请到上海海洋大学、云南抚仙湖水下古迹研究中心等联合进行,在设备和人才方面得到强力支持。云南抚仙湖水下古迹研究中心已成立10多年,具有丰富的水下考古调查经验。他们带来的水下摄影器材、水下机器人、声呐扫描仪器等设备,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5年12月上旬,会溪坪水域处在冬季储水高水位,最深处在原有古河道,深约70余米。此时,湘西的气温在10摄氏度左右。从12月5日至10日,潜水员们轮流下水,寻找文物遗迹。

几天时间里,潜水员逐步对重点区域进行调查。张涛表示,由于不能细细勘探,无法确定遗迹的年代和类型,不过对重要遗迹进行定位后,将方便今后的水下考古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