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民生越来越有保障 看看近五年里湖南民政事业取得的成就

22.10.2016  02:33

  星辰在线“迎接党代会 建设新湖南” 系列报道之四:

“迎接党代会 建设新湖南”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现场。

湖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段林毅发布新闻。星辰全媒体记者 李海清 摄

   星辰在线10月21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李海清) 记者今日从“迎接党代会 建设新湖南”全省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过去5年,全省各级民政部门深化改革,务实创新,充分发挥了民政在基本民生保障中的兜底作用,年均灾害和冬春救助500多万人次、医疗救助500多万人次、临时救助46万户次、流浪救助30多万人次、慈善援助10多万人次。

  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有力 5年累计发放社会救助资金570亿元

  我省现有城市低保对象115.7万人、农村低保对象299.3万人、城乡特困人员50.8万人(其中农村特困人员44.8万人、城市特困人员6万人)、重点优抚对象76万人、城乡孤儿3.8万人。 湖南即将完成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认定工作,并将以此为依据,提高省级城乡低保指导标准。通过今后两年的动态提标,湖南最迟将在2018年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与国家扶贫标准的“两线融合”。

  如何确保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的公平、公正、公开?“扎紧制度的‘笼子’,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开展专项治理,加强监督检查。”邓磊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省政府已经出台一系列社会救助规范性文件,规范了社会救助申请受理、调查评议、审核审批、公开公示、资金管理等各个环节,明确了办理标准和办理时限,并提出了责任追究条款。

  段林毅说,按照省委打赢脱贫攻坚战部署,省民政厅认真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制定全省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初步建立起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与社会参与的“8+1”社会救助体系,中央和省级财政5年累计发放社会救助资金570亿元。

  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确保受灾群众搬进新家过新年

  全省充分发挥各级减灾委综合协调职能,高效有序应对各类自然灾害,5年来累计下拨救灾资金26.88亿元,救助受灾群众2600多万人次,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和修缮因灾倒损住房16.8万间,有力保障了灾民的基本生活。尤其是在救灾过程中,实行灾情统计会商制度,统一灾情上报口径,有力争取了中央部委支持,民政部在全国进行重点推介。

  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在长沙建成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在市州建成7个省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25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投入2400万元,支持创建201个国家级和738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发展基础灾害信息员5.4万名。

   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基本形成养老服务体系

  截至2015年底,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164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7.17%,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144万人,人口老龄化率、高龄化率、空巢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我省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先后出台养老服务实施意见、政府购买服务、信贷扶持、社会引导、税费减免政策等30多个养老政策文件,今年又召开养老服务现场会和座谈会进行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湖南1996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提前3年,未富先老问题严峻。全省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推进养老供给改革,按照“9733”养老服务总体格局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使全省城乡社区(村)养老服务覆盖率到2015年分别达到了36.5%和2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