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季度信银国际跨境银行需求指数反弹至58.9

15.01.2015  16:42

  2015年1月12日,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中信银行(国际)有限公司(“信银国际”)宣布,2015年1季度信银国际跨境银行需求指数录值58.9,较2014年4季度上升0.7,表明内地企业与个人对香港银行服务跨境需求在连续3个季度放缓后,出现温和反弹。

  中信银行(国际)首席经济师兼研究部总经理廖群博士指出,企业需求指数上升0.9至57.6,表明内地企业的跨境银行需求加速上升。其中以融资类需求上升最为显著。贷款需求子指数上升2.2并突破60至61.6,且排位从4季度的第3位跃至第1位;实际上,贷款需求指数已连续两季上升,表明内地企业的跨境贷款需求持续增强。同时,贸易融资需求子指数明显提升2.7至56.8,结构性融资子指数也上升1.1至55.8,显示融资性需求整体走强。

  廖博士分析,2015年1季度内地企业跨境银行需求,特别是跨境融资需求的加速上升首先归因于内地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去年前10个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强劲增长17.8%。对外投资需要海外融资的支持,自然增强了内地企业对香港银行的贷款与结构性融资的需求。

  同时,中央政府保增长决心的加强也提升了内地企业的融资需求预期,而内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融资难的问题短期内难以有大的改善,促使更多的融资需求跨境转向香港。去年中以来内地出口增长反弹,进而企业跨境贸易融资需求也进一步上升。

  此外,内地企业银行需求日益多样化、现代化与国际化,促使资产管理及财务咨询与衍生产品的跨境需求持续增加。相信随着内地企业不断“走出去”、内地经济企稳及内地企业对香港银行业市场的了解加深,2015年企业跨境银行需求,特别是跨境融资需求将持续走强。

  个人方面,个人需求指数由66.7的高水平回落0.7至66.0。保险产品、货币交易与移民及教育服务需求的回落较大,分别下降1.9、2.2与1.7,相信与应与4季度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加剧及香港的公众事件相关。

  但个人的金融投资子指数从70.1的高位进一步提高至71.5,反映金融投资需求进一步增强,意味着虽然“沪港通”开局交易量少于预期,但内地个人赴港金融投资的热情不减,“沪港通”交易量的扩大指日可待。

  资料图片:

  中信银行(国际)首席经济师兼研究部总经理廖群博士表示,信银国际跨境银行需求指数回升归因于内地企业加快“走出去”。

  编辑、注:

  信银国际跨境银行需求指数

  “信银国际跨境银行需求指数”于2014年1季度首次推出,为全港首个揭示内地对香港跨境银行服务未来需求的前瞻性季度指数,根据对内地企业与个人的抽样调查结果,预测下一个季度内地对香港银行服务需求的变化。

  该指数由“企业需求指数”与“个人需求指数”加权平均得出,而“企业需求指数”与“个人需求指数”又分别由8个与6个按产品分类的子指数加权平均得出。

  每一个子指数均为一扩散指数,根据受访企业或个人对于“您预计贵公司/您下一个季度对于该项跨境银行服务的需求将会‘增加’、‘减少’或‘不变’?”的回答计算得出,计算值为回答“增加”的样本数占总样本数的百分比加上回答“不变”的样本数占总样本数的百分比的一半。

  抽样调查委托国际市场调查公司益索普(Ipsos)进行,调查样本覆盖中国内地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及中西部地区的15个城市,包括正在使用或有意使用跨境银行服务的500家企业和500位富裕人士。调查主要以电话访问形式进行。

  样本企业横跨多个行业,包括进出口贸易、制造业、房地产、建造业、能源业等,并根据企业年度营业额划分成小型、中型和大型企业,予以分层抽样。样本企业的受访人士为该企业的财务经理或计划主管。样本个人则包括流动资产达100万美元以上的高资产净值人士和流动资产达100万港元以上的中高端富裕人士。

  中信银行(国际)有限公司

  中信银行(国际)有限公司(“信银国际”)(China CITIC Bank International Limited)为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中信国金”)的全资附属公司,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西班牙对外银行分别持有中信国金 70.32% 及 29.68% 的权益,信银国际期望透过为大中华及海外客户提供方案,创造价值,将财富管理和国际商业银行服务提升到超越客户期望的崭新水平,成为拥有最高国际水平及实力的客户首选中资银行。信银国际网络遍布大中华,包括香港的35间分行以及北京、上海、深圳及澳门的网点。此外,信银国际并于纽约、洛杉矶及新加坡设有海外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