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发布首批31个生态文明改革创新案例名单(图)

26.04.2016  17:18

  

(4月26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首届湖南省生态文明改革创新案例情况。)

  (长株潭试验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宋冬春发布新闻并答记者问。均由星辰全媒体记者 岳珊 摄)

   星辰在线4月26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岳珊) 4月26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首届湖南省生态文明改革创新案例情况。长株潭试验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宋冬春发布新闻,湖南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秦国文(正厅长级)、省环保厅副厅长潘碧灵、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唐宇文分别对10个示范类创新案例进行点评。

  依托长株潭试验区多年来的探索,湖南生态文明改革形成了一批经验和成果,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普遍认可。为加强成果总结推广工作,省长株潭试验区工委、管委会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经省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审议,发布了《湖南省生态文明改革创新案例评选发布办法(试行)》,规定案例分示范类、突破类,明确了案例申报、评审、发布等事项。

  去年2月,长株潭试验区管委会下发征集案例通知,采取自愿申报和推荐申报相结合的方式,在全省面向省直部门、地方政府、群团社会组织征集。共收集到申报和推荐案例84份,案例涵盖10个市州、相关省直部门及企业。

  随后,长株潭试验区管委会对征集到的案例进行初审。按部门职能,将案例分送省农委、发改委、环保厅、住建厅等11个部门审查,根据部门意见,保留42个创新案例。同时,委托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作为第三方机构进行审查。综合部门和国家发改委国土所审查意见,提出入围案例建议名单,提交省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会议审议。最后,进行为期一周的社会公示。去年12月底,确定首批31个生态文明改革创新案例名单。

  宋冬春介绍,这次案例评选,是对试验区第一、二阶段改革建设及近年全省生态文明改革的一次盘点,也是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改革、全省第一个改革专项案例评选。目前,省生改专项小组已经部署2016年生态文明改革创新案例评选工作,将组织各方面在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的基础上,将本单位各系统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优秀成果加以总结提炼,力争上升到全省乃至全国层面。今年还将开展《绿色潇湘·生态湖南·两型故事》集中展播,在全社会传递绿色、生态、两型的生动场景。

  【相关链接】

  首届省生态文明改革创新案例包括:

  示范类10个,分别是长沙市节约集约用地机制创新与节地模式、长沙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模式、株洲市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株洲市攸县城乡环境同治创新、株洲市绿色出行改革创新、郴州市资兴市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机制改革、郴州市临武县重金属污染防治体制机制改革、省财政厅政府两型采购、省旅游局《两型旅游景区》地方标准贯标、省地税局湖南石墨、铅锌矿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试点。

  突破类21个,分别是省林业厅建立健全全省林权交易服务体系、长沙市餐厨垃圾集中收运与资源化利用、长沙市坪塘老工业基地污染产业退出与生态修复机制、长沙市绿色建筑监管机制、长沙市分布式能源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株洲市高新区两型产业集聚发展体制机制、株洲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株洲市株洲县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体制机制、湘潭市湘乡市农村土地流转与金融生态环境改革、湘潭市雨湖区生物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模式推广应用、湘潭市金霞山绿心地区土地资源保护和发展体制改革、湘潭市湘乡废弃沼气池重新利用与原料配送服务创新、衡阳市河道采砂规范化管理机制建设、衡阳市林业生态红线保护及监督管理机制改革、岳阳市探索东洞庭湖湿地保护新模式、岳阳化工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模式、常德市武陵区城乡生态网格化管理机制创新、益阳市安化县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式、益阳市发展高效生态林业——推进林业发展方式变革、娄底市大中型企业周边生态与民生综合整治创新模式、张家界市景区景点资源有偿使用费征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