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制度改革为市场主体繁荣发展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日前,省商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已完成2017年度全省商事制度改革绩效评估工作。
2017年商事制度改革绩效评估程序按照各单位自评、抽查、集中评估方式进行。在自评阶段,各市州人民政府和省商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直有关单位向省商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了《湖南省商事制度改革工作绩效评估指标完成情况表》、相关佐证材料、自评书面材料。在抽查阶段,省商事制度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厅级领导带队、省商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处室负责人组成四个抽查组,赴省经信委、省住建厅、省商务厅、省卫计委四个省直单位和长沙、湘潭、益阳、怀化四个市查阅资料、专题座谈、实地检查,并在每个市抽查1县1区。通过现场商事制度改革绩效评估,各评估抽查组普遍认为我省商事制度改革高位有推动、政策有支撑、部门有共识、基层有创新、工作有成效。在集中评估阶段,省商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各单位自评和抽查情况、平时工作部署落实情况,形成了2017年商事制度改革工作报告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我省商事制度改革自2014年1月1日启动实施以来,工商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商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为切入点,不断深化,逐步拓展,商事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商事制度的总体框架基本确立,新型市场监管体制基本建立,为市场主体发展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商事制度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造力,释放了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市场准入门槛大幅降低,促进了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我省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市场主体总数从改革前2013年末的223.5万户、注册资本2.14万亿元,到2017年末实有市场主体337.94万户、注册资本6.48万亿元。市场主体、注册资本分别增长51.20%、202.80%。全省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由2013年的33.4户,增加到2017年49.1户。全省日均新增市场主体从改革前的1249户提高到目前的1934户,市场主体保持旺盛增长势头。2017年,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70.59万户,新增注册资本14767.3亿元,其中新登记企业16.18万户(含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本14069.2亿元。二是促进了产生结构优化。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教育、信息传输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增幅居前,这五个行业2017年底较改革前2013年底增幅分别为692.17%、683.01%、564.81%、520.79%、519.45%,商事制度改革促进了全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2017年新登记企业中,六个行业的企业数量增长快,分别是:批发和零售业42641户,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8472户,建筑业18850户,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6935户,信息传输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0829户,农林牧渔10791户,新增注册资本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三是工商登记效率显著提升。企业登记由法定的15日普遍缩短到3个工作日,其中名称登记、备案登记、股权出质登记均实现了当场受理、当场登记。特别是“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多证合一”的先后实行,将多个部门的信息采集、记载公示、管理备查类证照事项进行合并办理,在提高行政审批效能、降低企业办事成本方面的效应更为明显,成为政府职能转变中的一大亮点。四是信用监管机制逐步形成。(1)企业年报公示方面。取消了企业年检,企业自觉将年度信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湖南)公示,企业自律意识增强。(2)企业信息公示方面。至2017年12月底,国家企业信息公示系统(湖南)已归集50个政府部门涉企信息853.36万条,其中包含登记备案信息645.52万条、行政许可信息89.15万条、行政处罚信息11.53万条、抽查检查结果信息4.38万条。涉企信息均记于企业名下,并向社会公示。政府部门涉企信息共享数据89.5万条。(3)企业信息互联共享方面。与国税、质监等部门每月共享数据超过30多万条;为全省近50多家商业银行开通授权用户,为其金融业务防范风险提供信息服务。(4)联合惩戒方面。至2017年12月底,通过查询失信人员名单拦截各级人民法院被执行人8868人,限制被执行人25930次。列入经营异常名录143313户次,移出经营异常名录42050户次。清理长期未经营企业,吊销31257户。
商事制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得到各方面高度评价,是群众满意度最高、获得感最强的改革之一,成为“放管服”改革的一大亮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