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之都 河西成产业掘金新阵地

24.10.2014  11:32

  


岳麓山下,人杰地灵,这里孕育着打造长沙创业之都的良种

  “我希望把切糕卖到全世界,做到年销售额1亿元。”10月17日,来自新疆喀什莎车县的阿迪力·买买提吐热,在媒体交流会上吐露自己的心声。

  谁也不曾想到,这位被称作“切糕王子”的新疆小伙,其在宁乡经济开发区妙盛国际企业孵化港成立的湖南梦想起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如此有声有色,最高日销售额突破10万元,不到一年间,他的创业梦想已然起飞。

  吹响“打造创业之都”号角的长沙,今年将接受国家级创业城市的考评。而一幅庞大的“5511”产业蓝图正加速孵化:在望城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麓谷高新区、中南大学科技园内,5年左右要建成5万平方米企业孵化器、50亩企业加速器、100亩科技研发总部、1000亩企业产业化基地……近两年,大河西区域内私营企业保持年均20%以上速度增长,正在引领全省创业大潮。大河西已成为创业掘金摇篮、产业发展前沿阵地。

  可以期待的是,越来越多的“切糕王子”将从这里走出去。而大河西,作为长沙“两型社会”的示范区、高新产业的集聚区、城乡统筹的样板区、生态宜居的新城区和支撑发展的增长极,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城市西进运动中,已经抢得先机。

  长沙产业发展轴布局湘江新区

  阿迪力的理想,是在湘江新区内打造国内首个新疆食品、旅游、文化一站式的交流平台。而长沙的城市理想,则在湘江新区的加速发展中愈发清晰。

  “未来通过宜居城市建设吸引全省乃至更大范围外来人口入驻湘江新区。”在城市规划中,大河西将以高水平的城市功能配套构筑外来需求的吸引力。很显然,当下的大河西之所以具有吸引力,正是因为其可以提供人们就业创业、拥有更好生活的机会。正如交通银行望城支行行长肖文锦所感:“身在望城,不辨城乡。”

  也正基于此,产业发展的热浪正在湘江新区澎湃。长沙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以湘江新区范围内的长沙高新区、宁乡经开区、望城经开区、岳麓科技园为重点,大力发展高端制造、文化创意、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形成高端产业集聚区。

  现在,沿着319国道由东西向展开,横贯大河西,沿线长沙经开区、望城经开区、金洲大道工业走廊、宁乡经开区密集布局,一直延伸至益阳。这条长沙产业发展的巨龙,未来将担负起高达5500亿元的工业经济产值,产业向西的步伐正大步迈进。

  正是在10月,起于雷锋镇坪山村、顺接梅溪湖路西延线的岳宁大道将正式动工,2016年3月全线竣工通车后,长沙城区到宁乡将再添一条32公里的主干道,吸引更多人力、资本自西而来,也输送更多财富商机由东而去。长江经济带、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建设正式起航后,大河西产业发展也进入崭新篇章。

  打造创业之都大河西拔得头筹

  长沙的创业梦,始于2007年。据长沙市创业办有关负责人回忆,自2007年长沙全方位实施创业富民战略部署开始,长沙在创业之路上已越走越宽、越走越快。

  为打造创业之都,长沙市相关部门出台配套文件19个,形成了38个具体方案。2011年,争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被写入长沙市“十二五”规划,长沙被评为“国家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2011中国十佳宜业城市”;2012年7月17日,长沙收获“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称号。而今年,长沙将再度接受国家级创业城市的考评。

  城市创业大梦下,大河西蕴育创业良种的土壤最为肥沃。漫步湘江新区,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国家“211工程”重点院校在此集聚,全区30多所大中专院校中,在读大学生30万人以上,研究生5万人以上,年均大学毕业生近20万人。

  创业的基地也遍布全区,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和信息服务基地,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仅以长沙高新区为例,30平方公里入园企业6000多家,在2013年全国105家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居第14位,创新能力第6位,是全省创新资源最丰富、创业体系最完善的区域。

  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在为大河西产业升级提供智力保障的同时,更成为长沙产城融合中,不可忽视的一支生力军。这股城市发展的内需动力,正不断充实着这片近1200平方公里的土地。

  大河西

  人才示范区建设已起航

  前路已铺就,大河西发展后劲在哪里?

  一盘谋划良久的战略新棋局已经开局:滨江新城、洋湖、梅溪湖、岳麓科技产业园、望城经开区等片区工地塔吊林立,一片繁荣景象。据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大河西计划铺排重点项目160多个,再投456.54亿元,与2013年相比,项目建设力度和投资强度进一步加大。

  加大投资的同时,大河西更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平台的搭设。近四年,为吸引创业人才最集中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入创业大军,长沙市大力支持科技人员以各种形式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着力加快科技信息平台、中试平台、产业平台、融资平台建设,正式启动大河西创业人才示范区建设,完善区域科技创新创业体系。

  “就在河西扎根了,以后这里就是我的家。”阿迪力·买买提吐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真情流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的河东建成城区48.19%的土地,集中了72%的人口和74%的就业岗位,难堪重负。拓展城市新的发展空间,指向了腹地广阔的河西,这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创富故事

  将家和事业都搬到大河西

  夜色已深,黄启华仍在灯下忙碌。作为土生土长的邵阳人,他在建材行业已经干了12年,从搬运工成为身家上千万的建材大佬。他忙碌的,是一份为期5年的商业投资书。

  “想把家和事业都迁到长沙。”黄启华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决心。9月,为了进一步开拓市场,他与几个同行曾对长沙几个大型建材市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他看中了今年新晋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望城经开区。“望城经开区的发展理念很吸引人,这里打造的是既宜居又宜业的现代化公园式工业新城。”

  就他的考察来看,望城一座座工厂,俨然一个个小公园,生产、生活、生态在这里融合共生。以他去过的湖南高星物流园为例,带独立产权的临街门面,可以一站式满足销售、办公和居住要求。“虽然是市场门面,但看上去就像联排别墅,既美观更适合经营。下次带全家人都去看看。”

[编辑:吴家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