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详解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制度
从六年前的8个村组到目前的近20万个村,从起初在几个县试点到今年的12个省区整省推进,近年来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不断深入。
为什么要开展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登记颁证对我国2.3亿承包户有哪些好处?本轮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将聚焦几大任务?所需资金如何解决?农业部有关人士27日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是实现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保障,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就能真正让农民吃上‘定心丸’。”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27日表示。
承包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基本的生计保障,涉及面大,利益关系复杂,过去对农户承包地主要是按照合同进行管理,存在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等问题,这使许多农民心里不够踏实,总担心土地流转出去后自己的权益无法保障。
“试点地区的很多农户反映,这个证颁到手里以后,再不会担心地收不回来,走遍天下心里都不犯嘀咕。”张红宇表示,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给农民吃上了“定心丸”,有利于承包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有利于城镇化进程中亿万农户土地合法权益的保障,有利于农村的和谐稳定。
为土地有序流转奠定基础
从更深层次看,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的开展,为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将打下坚实基础。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是有效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必要前提。”张红宇表示“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还为下一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奠定基础。”农业部经管司副巡视员赵鲲认为,通过颁发权属证书,实现权能的明晰,可强化农户的物权保护,有利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
本轮试点涵盖七大任务
“开展农地确权登记颁证,核心是确权,重点在登记,关键在权属调查。”据农业部介绍,本轮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将涵盖以下七大重点任务:
首先要开展土地承包档案资料清查,摸清承包地现状,查清承包地块的名称、坐落、面积、四至、用途、流转等原始记载,摸清农户家庭承包状况,收集、整理、核对承包方代表、家庭成员及其变动等信息。其次是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对农村集体耕地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查清承包地权利归属。
此外,完善土地承包合同、建立健全登记簿、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推进信息应用平台建设、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都是此次试点的重要任务。
所需资金由各级财政承担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涉及面广、所需资金量大,其中航拍、测绘、调查等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从何而来?
对此张红宇表示,试点工作所需资金将由中央财政和各级财政承担,不从农民口袋里拿一分钱。
据农业部介绍,中央财政已确定每亩地补贴10元钱,分5年时间对地方进行补贴。目前,省地县级财政安排试点资金已接近80亿元。(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