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报】2014年各地贯彻落实国土工作新定位回眸(一)

16.01.2015  12:14

作者:  赵腊平  邹礼卿  李艳  赵云山  李江涛  赵蕾 

湖南:通过解决问题推动发展 

在国土资源改革领域,2014年7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下发了《全面深化国土资源领域改革工作方案》(简称《方案》),决定成立由厅长任组长的全面深化国土资源领域改革领导小组,将省委、省政府明确由该厅牵头负责的19项重点改革任务以及该厅参与的37项改革任务全部分解落实到相关处室和厅领导,并将各项改革事项落实情况作为厅机关年度绩效考核的重点内容,要求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方案》明确了湖南省全面深化国土资源领域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重点改革任务和保障措施,要求按照中央和湖南省委统一部署,立足国土资源省情,始终将“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作为国土资源工作在改革发展大局中的定位,通过深化改革,努力在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强化落实资源保护、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建立健全节约集约利用机制、改进行政审批工作等方面取得成效,实现制定修订一批政策措施、形成一批调研成果的具体工作目标,为促进全省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有效资源保障和服务。

方案》强调,要坚持简政放权、问题导向、分类指导和底线思维原则,按照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资料,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推动国土资源部门职能转变;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切实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抓住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深入研究,理清思路,找出答案,以破解国土资源领域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导向,通过解决问题推动发展,提升国土资源管理能力;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不动摇,坚持土地和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公有制性质不能变,坚持国家和人民群众资源权益不能损,积极稳妥审慎地推进国土资源领域改革。

按照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新要求,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出台了《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改进矿业权审批有关事项的通知》,从明确和调整下放部分审批管理权限、优化审批程序、精简审批资料等方面着力提高矿业权审批效率。该通知规定,原由中央和省财政出资,省级发证的探矿权年检取消,改由县市区国土资源局管理和组织实施,明确采矿权边深部找矿项目探矿权审批由市级国土资源局主管,将地热采矿审批登记权限委托给市州县国土资源局;严格审批时限管理,省厅所有审批环节必须在4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进一步精简探矿权审批登记和采矿权审批登记资料,降低矿业权人的经济负担,减少车马劳顿的负担。

矿业权交易信息缺失曾给很多投资者带来困扰。为此,湖南省国土资源厅近年来持续加大矿业权审批信息的公示公开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和透明度。在湖南省国土资源厅门户网站上,设立了专门的栏目对矿业权登记、交易情况进行公告,方便办事群众进行查询。湖南还是全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试点,目前完成了黄沙坪-宝山地区“两化”试点任务。矿区三维空间地质数据库已经建成,实现了多元数据集群管理和统一服务。此外,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编制完成的《省级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指南》和《湖南省矿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技术指南》,在地质找矿预测分析、指导矿山生产设计和优化储量动态检测等方面得到了初步的应用。

在地质找矿突破方面,2014年,湖南省积极探索地质找矿新机制,大力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不断提升地勘项目监督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探矿权和地质勘查行业管理,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地质找矿又有了新进展。

数据显示,受全球矿业低迷形势的影响,2014年湖南省地勘投入大幅萎缩。全省投入地质勘查资金5.96亿元,比上年度减少4.34亿元。其中争取中央投资0.99亿元、地方财政投资2.62亿元、引导商业性投资2.35亿元。全年完成钻探工作量43.08万米、坑探1.06万米、槽探25.65万立方米。新发现矿产地15处,  其中,大型3处、中型4处、小型8处。新增资源量(333及以上):煤炭1.8亿吨、铁矿石量500万吨、锰矿石量450.4万吨、钒46万吨、铜6.7万吨、铅65.7万吨、锌239.4万吨、钨7.45万吨、锡0.85万吨、金17.8吨、银304吨、石膏8737万吨、硅灰石73.11万吨、普通萤石41万吨、高岭土59.33万吨。

湖南省扎实推进整装勘查工作。2014年,该省对全省以往部署的18个整装勘查区进行了综合评估,其中6个整装勘查区因产业政策或找矿效果不理想而退出整装勘查,新立了6个找矿前景好的整装勘查区;确定第二阶段工作目标与任务,并对《湖南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与完善。成立了整装勘查监审专家组,组织资深专家加强整装勘查工作指导与跟踪服务,及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研讨。

与此同时,湖南省页岩气勘查工作初见成效。龙山、保靖、花垣、桑植、永顺5个页岩气勘查区块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已全部完成,并完成了二维地震1111.2千米/45条、广域电磁法探测170千米,成功实施参数井4口、探井2口。其中龙山区块实施的"龙参2井"已完钻,完钻井深2200米,经测量计算含气量约为1.5立方米/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该省投入的2个页岩气调查评价项目在完成面上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部署了2个预探井。慈页1井已完工,见到了页岩气显示,桑页1井正在施工中。该省还优选了常德、涟源北、慈利、石门和张家界5个新的页岩气勘查区块上报国土资源部,并已全部通过了部组织的专家评估,即将启动招标工作。

河南:抓好“四保一促”工作 

2014年,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围绕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深化改革创新,努力做好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和服务社会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该省按照国土资源部党组提出的“三个定位”总体要求,坚持在法治框架内推进改革发展,进一步理清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思路。在指导方针上,提出要加快工作重心转移、加快管理职能转变、加快服务作风转变。在工作布局上,提出要抓好“四保一促”,即:构建责任、划界、补偿和奖励等4项机制,严防死守保红线;实行新增用地指标分配与征地率、供地率、闲置土地处置、依法依规管地、节约集约用地5个挂钩,全力以赴保发展;抓好土地“三率”(征地率、供地率、土地利用率)和矿产“三率”(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资源综合利用率)考核,节约集约保效益;立足民本民生,依法依规保权益;坚持统筹谋划,积极稳妥促改革,推动国土资源管理整体工作稳步有序开展。

该省不断加强矿政管理,提高重要矿产资源的保障程度。经过对该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3年成果的评估发现,除铀矿、稀有金属矿产外,其他矿种均完成或超额完成了3年目标,金、钼、铝土矿等完成了5年目标。该省煤炭、铁、铅、锌、铝土矿、钼、金、硫铁矿、萤石等9个矿种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资源综合利用率调查与评价工作,顺利通过了全国性首批验收,总评为优秀档次。该省还加大市场配置矿产资源的力度,改变了以往挂牌出让的单一做法,首次采用拍卖方式出让探矿权,出让的  7个探矿权最终以9980万元总金额成交。强化矿产资源布局调整和监督管理,注销了81个矿业权,关闭了一批小矿山。大力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对2004年以来安排的318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进行督导检查,进一步加快项目进度,目前已完成270多个,全省“三区两线”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恢复治理率超过50%。

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方面,该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拟订并报请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征地管理  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意见》(豫政办  〔2014〕139号),就改进和规范征地工作特别是强化政府主体责任,提出了具体要求。加强用地报件审查,严格执行新的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凡低于省政府公布标准的报件不予办理。开展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专项督察,坚决制止和纠正强征强迁行为。加强行政复议、裁决和信访稳定工作,妥善处理国土资源权属争议与矛盾纠纷,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基本完成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任务,全力做好宅基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开展地灾隐患大排查,加强监测预报预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成功避让地质灾害20起,避免直接经济损失87.14万元。

结合河南实际,该省研究探索深化国土资源领域改革的具体路径,制订出台了“1+10”改革方案,稳妥有序地推进并深化国土资源管理机制改革。完善了人地挂钩试点工作制度体系,督促各地加快推进建新、拆旧和复垦。深化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规范矿业权交易,探索建设用地网上招拍挂出让。加快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省级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和机构设置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行国土资源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管理职能的若干意见(试行)》(豫国土资发〔2014〕105号)、《关于优化建设用地审批流程的实施方案(试行)》(豫国土资发〔2014〕106号),取消、下放、调整审批审查事项20多项,削减申报材料10多项,建设用地会审处室减少40%以上,办理时限压缩15%  以上;建设用地预审和审批、压覆矿产资源审查、探矿权采矿权登记等5类24个行政审批事项实行了网上办理。

宁夏:特事特办  急事快办 

2014年,宁夏国土资源厅主动将国土资源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三重一改”的主题,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为主线,以坚持正确方向、全面深化改革为首要任务,全力服务“两区”建设和“两大战略”实施,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以转作风、强管理为重点,进一步找准定位、凝聚共识、主动作为,较好地完成了年度任务,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截至目前,宁夏全区各县(市、区)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已完成67.6%的地籍调查工作。宁夏还深入扎实开展了“转作风抓发展”活动,以“大干150天,完成重点工作任务”为载体,扎实开展国土资源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行政审批总时限由420个工作日减少到201个工作日,压缩52%;审批要件减少了19项,审批环节减少11项,共梳理上报17项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事项;先后修订完善了《全区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调整成果完善工作方案》、《宁夏回族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矿业权委托评估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严格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行为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实现了国土资源领域一站式审批、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

与此同时,宁夏矿管资源开发管理明显加强。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强全区煤炭资源管理的要求,宁夏对近年来全区已配置的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对自治区资委会以往配置的煤炭资源情况、配置时企业承诺建设配套项目及进展情况、配置煤炭资源后企业勘查开发投入等情况做了全面的梳理统计,起草了《关于自治区资委会决策配置给企业煤炭资源的处理意见》,现已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

2014年宁夏还系统总结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3年成果,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3621平方千米,完成重要金属矿成矿区矿产远景调查3项,共确定找矿靶区20处;部署实施11个煤炭勘查项目,新增煤炭资源量约88亿吨;查明一批大中型优势非金属矿产地。水工环勘查及配套成井共实施项目12个,完成人畜饮供水井及供水设施配套120眼。完成了6个矿种90份“三率”调查,全区重要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工作报告和数据库成果顺利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评审验收。宁夏全面保障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重点建设项目,多次与国土资源部相关司局协商沟通解决宁东能置方案的审查备案工作;对横城矿区甜水河井田西部白芨滩国家自然保护区内部分进行调整。同时,编制完成并批准了5个矿区的矿业权设置方案,其中马家滩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的审查备案。与自治区财政厅共同部署了第五批7个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经费总概算4993万元。

宁夏还组织开展了“国土资源执法年”活动,加大土地、矿产执法监察力度。充分利用“地球日”、“土地日”,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自治区党委、政府首次举办了国土资源法律法规专题培训班,对市、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相关厅(局)主要负责人等120人进行了培训,进一步营造了依法管地用地的浓厚氛围。加大对全区未批先建、未供即用等违法用地清查力度,累计清查违法用地1499宗,涉地面积5.01万亩,公开挂牌督办10起违法占地案件。联合自治区高院、纪委等5部门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违反国土资源管理规定行为责任追究办法》。截至去年10月末,共实施动态巡查7815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587宗、1.25万亩,违法势头得到进一步遏制。

2015年,宁夏将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继续实行“特事特办、急事快办”,加强项目用地预审、建设用地报批、灾害评估、压矿评估和土地复垦等相关工作;对自治区重点项目建设,建立自治区和国家重大项目、交通道路项目、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项目等快速通道,做到即报即审,即审即办,把涉及到国土资源领域的工作抓实,把进度往前赶,确保各项工作在国土资源领域快办快结。

四川:矿权纳入“大盘子”  集中交易常态化 

近年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围绕实施“三大战略”、推进“两个跨越”目标,牢牢把握“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的战略定位,紧紧抓住“保资源、保发展、保权益、促改革、防地灾、强队伍”工作主线,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取得显著成效。

2013年12月5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向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出了2宗探矿权交易委托书。其中,四川省盐边县中干沟钒钛磁铁矿勘探探矿权拍卖公告于2014年5月30日公开发布,2014年6月24日举行了该宗探矿权拍卖会并顺利成交。在该宗探矿权出让交易取得经验的基础上,该省国土资源厅与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同拟订了《四川省矿业权进入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集中交易实施方案(试行)》,并已由上述两部门于2014年11月10日以“川国土资发[2014]173号”正式联合上报省人民政府,待批准后将印发实施。该试行方案正式印发实施后,今后四川省凡符合招标拍卖挂牌的探矿权进入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集中交易将成为常态化。

2014年10月《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规定》出台,对深化矿产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和完善竞争有序、公开出让探矿权和采矿权的制度进一步做出明确要求,即实行矿业权集中进场交易。凡由国土资源厅审批登记颁证并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含国土资源部委托)的探矿权和采矿权,一律从原来委托市(州)国土资源局组织交易转为委托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集中交易。以招拍挂方式出让探矿权和采矿权的,出让公告必须在招拍挂活动开始前20日在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和四川土地矿权交易信息网上发布。市、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以招拍挂方式出让的采矿权,一律委托同级(或上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或土地矿权交易中心集中交易。

此外,四川省还在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扩大试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效益显著,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确权基本完成,不动产登记工作加快推进,采矿用地方式改革完成方案编制,矿产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全面实施,水库水面用地方式改革审批了46个项目,为该省节约新增用地年度计划1483.9公顷。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四川省按照地质找矿新机制的要求,统筹全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全面展开,重点推进整装勘查,加强优势矿种的地质找矿工作。全面推动了攀西钒钛磁铁矿整装勘查,3年来,中央财政、省财政和社会共出资8.94亿元,开展项目20个,取得了找矿重大突破,共新增钒钛磁铁矿44.21亿吨、钛2.14亿吨、钒1219万吨。同时,进一步推动了磷矿和煤矿的整装勘查工作,3年来共投入10.7亿元经费,设置62个勘查项目,新增磷矿7.88亿吨、煤矿11.47亿吨。除此之外,还加大了重要和优势矿产勘查力度,老矿山找矿工作也稳步推进。

经过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和地勘单位的艰苦努力,四川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一个3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全面完成了第一阶段3年13个目标矿种的目标任务,大部分超额完成任务,如发现普通铁矿7481万吨、锂矿101万吨、稀土矿17.78万吨。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33处,其中大型8处、中型25处。

2014年,四川省又重点围绕整装勘查区、重点勘查区,突出优势矿产、急缺矿产的地质找矿工作,投入省地勘基金29467万元开展了21个矿产勘查项目工作,为解决危机矿山、老矿山的接替资源问题和矿山可持续稳定发展,开展了“会理县拉拉铜矿矿山延伸勘查”等7个老矿山的接替资源找矿工作,同时积极支持和鼓励社会地质找矿,经过全省地质工作者的努力,地质找矿成效显著。全省新增矿产资源储量铁矿石16.7亿吨、煤炭4.8亿吨、铜11万吨、铅锌14.86万吨、锂29.7万吨等。

其中,攀西钒钛磁铁矿整装勘查不断取得新突破。攀枝花市仁和区务本营盘山钒钛磁铁矿2014年找矿取得新发现,发现新矿体,规模达大型以上,且埋藏浅、厚度大、品位高;若尔盖铀矿整装勘查顺利推进,拉尔吗铀矿勘查中发现工业矿体;有色金属甘洛高丰铅锌矿发现了3个铅锌矿体和1个含矿破碎带,找矿远景良好,通过进一步工作,有望取得找矿重大突破,规模可能达大型以上;老矿山会理拉拉铜矿矿山延伸勘查找矿效果明显,铜矿规模可达大型,初步估算铜资源量50万吨以上,同时还伴生金、银等重要资源,“再找一个拉拉铜矿”的目标有望实现;会理县洪发金铜矿普查取得一定突破,已圈出4个铜矿体;锂辉石矿地质找矿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雅江县德扯弄巴和马尔康县白湾地区分别发现一个大型锂矿和一个小型锂矿床,“三稀”资源综合研究与重点评价项目在甲基卡也发现了一个大型锂辉石矿,同时伴生有其它稀有金属,前景可观。

分享到: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
“大数据赋能”破解审计难题
     常德市审计局以“科技强审”为抓手,审计厅
谢军到湘潭大学审计现场调研指导工作
     为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主题教育的部署,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