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区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16.07.2015  03:14

近年来,鼎城区在稳定发展粮油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同时,以农业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为目标,积极应对现代农业发展新常态,转方式、调结构,全面开展高产创建示范,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积极培育扶持新型经营主体,探索现代农业建设新模式、新机制。

1、实施高产创建,促进农业高产高效。 2008年以来,鼎城区全面开展粮油棉高产创建示范。2015年,区农业局将新品种与新技术配套集成,建立粮油棉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13个,每个示范片安排3~4名技术人员蹲点指导。目前,韩公渡镇、周家店镇等6个高产创建示范片早稻正进入分蘖期。十美堂镇通过连续4年实施油菜高产创建,油菜产量稳步提高、规模逐渐扩大。该镇借助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把油菜花节打造成了鼎城乡村旅游特色品牌。通过高产创建示范带动,鼎城区粮油生产持续稳定增长,近年来,一直稳居全国产粮大县和全省产油大县位置,2008年以来先后6次获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称号。

2、抓标准化建设,打造现代农业品牌。 2011年以来,区农业局把农业标准化建设作为转变现代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积极实施厅市合作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整合资金投入,打造农业品牌。5年来,区农业局累计整合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20多个,制(修)订和引用标准化技术规范98个,制定完善农业标准化相关制度22项;多形式宣传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和种植大户2万多人次,编印技术资料5万余份;在各乡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组织标准化园区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投入品、统一技术规范、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六统一”生产;从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使用、基地准出、市场准入等环节,采取定点监测、专项整治、监督巡查、抽样检测等方式,进行全程综合监管,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口;积极组织农产品品牌认证申报工作,2014年,全区新增“三品”认证农产品13个,目前累计持证的绿色食品有16个、无公害农产品有16个。2015年,区农业局落实水稻、油菜、蔬菜和特色经济作物标准化示范园区7个,示范面积11.5万亩。通过农业标准化建设,农民群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品牌意识和健康消费意识逐步增强,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逐步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鼎城区连续多年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2012年,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视察了灌溪镇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近年来,省人大副主任杨泰波、市人大领导等,先后来鼎城视察指导;河南郑州市、江苏扬州市,本省的永州市、东安县、邵东县、吉首市等省内外市县,先后组团来鼎城观摩取经。

3、整合多方资源,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区农业局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作为现代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提品质、增效益的重要抓手,2014年以来,重点扶持了牛鼻滩华茂蔬菜专业合作社和湖南鑫大地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牛鼻滩华茂蔬菜合作社:整合资金55万元、争取市农业局项目资金20万元,配套完善了合作社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2014年,华茂蔬菜合作社注册“湘常华茂”商标,在牛鼻滩镇上林村建蔬菜大棚50亩,种植秋延后辣椒、春提早黄瓜,利用大棚育蔬菜苗等,每亩大棚年产值3万元以上。扶持鑫大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在逆江坪乡湖江坪等村流转土地1000亩,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去年,合作社在园区种植高档优质稻1000亩,亩产值2000元以上;按照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冬季种植绿肥1000亩,培肥园区的土壤地力。区农业局整合资金20万元,为合作社提供种子、肥料等物资,组建专家团队进行蹲点指导。去年下半年,区政府整合农业、国土、农开办等单位项目资金200万元,对鑫大地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沟渠、机耕道等进行配套完善,共新建沟渠3580米、新建机耕道3100米。通过各级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截止去年底,全区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14家、种粮面积30亩以上的大户3364户、家庭农场80家。这些新型经营主体,已成为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建设的领头雁。

4、调整农业结构,探索特色农业模式。 近年来,各乡镇(场)结合结构调整,积极牵线搭桥、内引外联,鼓励和引导特色农业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批特色农业基地:如牛鼻滩等乡镇的设施蔬菜、灌溪等乡镇的葡萄、十美堂镇的吊瓜子、长岭岗等乡镇的油葵、大龙站镇的薰衣草,等等。2013年以来,区园艺场筹措资金100多万元,对1100亩低产橘园并进行土地平整,通过宣传引导、项目扶持、招商引资,新增了一批特色农业项目。该场职工代坤筹措资金40万元,引进种植热带水果火龙果30亩,预计今年6~7月份第一批火龙果即可上市,每亩可创产值2~3万元。该场万福庵村任定元等5个农户,流转本村土地200亩种植龙牙百合,与桃源县龙牙百合合作社签订订单种植合同,场部投资50万元配套完善田间基础设施,预计亩产百合2000斤左右,亩产值1.5万元左右。场部引进湖南勤奋农业有限公司,在一分场建立玫瑰种植基地200亩,用于观赏和提炼玫瑰精油。今年,区农业局已将园艺场的特色农业纳入标准化建设园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