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谷“明星”海外如鱼得水

29.10.2014  13:27

参加展会、海外并购、“本地化”发展……

 

        高新麓谷10月29日讯(邱旸) 全球为我所用,我为全球制造。”今年8月,在中联重科并购世界著名升降机企业荷兰Raxtar公司的签约仪式上,中联重科副总裁、起重机公司总经理黄群借用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的这一句话,揭示出了这家全球排名第六的麓谷企业领舞全球的要诀。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经历重大的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变化。对于世界,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提升已成为全球经济要素、产业链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市场的低迷,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扬帆出海寻找新机遇。


        在这样一群中国“航海家”中,也不乏麓谷企业的身影,虽然方式各有不同,但“麓谷军团”在开拓海外市场这条道路上从未停止过脚步。


        路径选择
        参加国际展会秀自己


        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每两年一届的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Bauma China,简称“上海宝马展”)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产品线齐全,数量多,多项产品所采用的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最先进水平,打破多项世界纪录……”这是中联产品在宝马展中给人的印象。此次宝马展上,中联重科将携旗下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环境产业、金融服务等众多板块的20余项以“绿色、智能”为特点的产品,其中包括令人瞩目的机制砂干混砂浆联合生产线、全球最大平头塔机T3000和无泄漏垃圾车等新兴产品,直指行业技术最高端。


        在这个国际上最为专业、规模最大的工程机械展览秀出自己,有业内人士将其解读为“中联以国际市场为目标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除此之外,有色重机也热衷于参加各种国际展会,越南、美国、阿联酋等各大采矿设备展上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参加国际展会,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快速打开知名度,就像明星喜欢扎堆国际时装周一样,一是提升知名度,二是认识有实力的大牌客户。”有色重机海外事业部负责人表示。


        “出海”轨迹
        海外并购提升国际地位


        近年来,国内企业与外国品牌牵手的案例比比皆是,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现象散布于各行各业,携手海外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很多大企业的战略目标。例如,梦洁家纺成功收购德国丝绸品牌SICHOU GmbH,使其成为目前独家由中资企业控股超过50%的欧洲家纺销售企业,也是唯一在欧洲大力推广中国品牌和中国蚕丝产品的欧洲企业。


        说到海外并购,不得不提中联重科。从2008年完美并购意大利CIFA公司,到去年成功并购世界干混砂浆设备领域的第一品牌德国M-TEC公司,再到今年并购荷兰Raxtar施工升降机技术公司,中联重科一方面通过海外并购,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整合资源,另一方面通过自建海外研发平台、合资工厂、市场渠道等完善跨国运营体系,完成了全球市场协同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了从国内领先到国际领先的跨越,建立起了资源、品牌、渠道、技术优势,极大地提升了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融合之道
        海外触角延伸“本地化”发展


        在企业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企业不但要走出去,还要走进去,才能走出来。麓谷企业深知其义,因而在制定国际化战略之时,“本地化”发展成为重要的一环。


        率先提出“本地化”发展概念的中联重科认为:“越是本地化,就越是国际化”,中国企业要实现真正的国际化,首先要本土化,也就是要融入当地文化,做当地的企业。正是凭借这种独有的“中联模式”,目前中联重科已在近80个国家建立了销售和服务平台,覆盖五大洲,囊括印度、澳大利亚、俄罗斯、阿联酋、美国、英国、韩国等在内的全球重点市场。


        而梦洁家纺收购SICHOU GmbH同样也实现了本地采购、本地制造、本地销售的“本地化”模式。“这家德国公司在欧洲地区拥有157家联营店铺,代理商遍布整个欧洲,而且拥有一支工作经验丰富的销售团队,如此完备的销售网络,有利于企业触角的延伸。”梦洁家纺相关负责人表示。与此同时,有色重机也在东南亚地区建立了海外分支机构,以适应“本地化”发展。

 

 

在各大展会上,中联重科的产品都是参展观众关注的焦点。通讯员 伍云 摄

 

 

[编辑:彭燕飞]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