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城城乡居家养老服务显亮点
2013年10月,鹤城区城北街道引入“万众和”成立了城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内有81个单位,居住人口达10.2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5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4.7%,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1200余人,其中孤寡、失独等老人245人。近年来,为满足老年人传统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该中心按照老年人的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积极探索实践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日间照料体系化养老服务呈现出三大特色与亮点,激发了养老日间照料设施的活力。
设置“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老李,快点来,就差你了!”10月8日上午11点,68岁的老谭站在棋牌室门口朝姗姗来迟的牌友老李喊道。此时,在棋牌室里早己满上了几桌,老人们在愉快地打着牌,边上两个围着看的老人一看老谭和老李走了进来,就连忙招呼着在一张空桌前坐了起来,很熟练地插上电源,打开开关,按下骰子找起庄来。“谭师傅是我们这里的常客,他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家里就他一个人,每天10点钟左右,他就过来了,刚来的老李就是他一个很要好的牌友,基本上每天他们都会在这打牌。”中心负责人禹轩介绍道,“我们这像这样的空巢老人有很多,他们当中有爱打牌的,也有爱画画、看书读报的,中心就按老人的需求建立了娱乐室、读书室、画画室等,老人在这里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开展各项活动。”笔者放眼望去,30多名老人正在中心各个活动室内享受着棋牌、字画、电视娱乐等各项服务,脸上洋溢着孩童般的笑容。老人们纷纷感叹,多亏中心打造的“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让他们找到了“家”。近年来,区民政局按照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的构想,着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为辖区内的老年人提供了休闲娱乐、读书看报、午餐午休等服务。
引入“96880”助老服务系统
10月8日中午12点,在城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喂,你好,张奶奶。你要一份米粉是吗?少放点辣,不要葱?要瘦肉,好的,马上给您送到。”笔者看到禹轩正在接电话。他说,“社区里老人偶尔会身体不适,不来吃饭。像今天这样下雨,很多老人起来也比较晚,又喜欢吃点米粉,我们在中午的时候也都会准备点米粉,尽量满足老人的需求。刚打电话的张奶奶,我自己就送过几次饭。每次送饭去,张奶奶都会好开心的,看到老人开心,我心里也感到很幸福。”
对许多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特别是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来说,就餐是一个难题。为此,中心设立了“96880”(就来帮帮您)助老服务热线,在家老人有什么需要,只要拨打“96880”求助,中心就会按照老人的需要上门做好服务。据了解,该中心除了为老人送餐外,还为辖区内独居、空巢老人提供24小时生活帮助、疾病急救、精神慰籍等呼叫服务。
开创绿色医疗陪护通道
今年5月8日早上,家住第五人民医院家属区60多岁的许奶奶下楼不小心把膝盖摔骨折了,住进了医院。由于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平时都是独自居住,身边的朋友也都已年迈,无人可以照料,骨折后的她感到特别无助,就想到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中心的安排下,家住中方的向其连阿姨连夜从家里赶上来,二话没说就承担起了照顾许奶奶的工作。
每天,向阿姨都宽慰着许奶奶,为她端茶送水、揩背擦身、接屎端尿,许奶奶手术后,更是不离半步,守着药水,随时观察着许奶奶的情况,渴了就端水,饿了就送饭,无微不至的照顾着,直到许奶奶伤好出院。每回中心进行回访时,许奶奶都会提起这事,并对向阿姨赞不绝口。
这里只是该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中心积极邀请第三人民医院、健康行服务团队、中脉科技湖南分公司等社会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心理、传统文化等提升幸福指数,积极开展改善身心健康方面的讲座及活动,多方位、多形式为老人做好服务。城北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上的一些成效,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国家民政部领导、相邻市州领导及市、区政府领导也相继到服务中心进行了参观指导。
据悉,该中心自运行以来,接待来访20888人次,平均日访量58人,上门服务累积2013次,组织老人旅游100人次,发放社会问卷调查1000余份,建立老年人档案1000余份,开展医疗义诊、象棋大赛等特色活动13次,让长者“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为”,为困境人群送去关怀和温暖。服务对象从特殊困难的老年群体逐步扩展到全体社会老人;服务领域从城市延伸到农村;服务项目由单一的生活照料向医疗康复、文化娱乐、代购代送等多样化服务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发展态势良好。
(鹤城区民政局:吴庆华 赵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