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魅力岳阳经开区流光溢彩焕新颜

02.02.2015  17:40

  幸福是和谐社会最具分量的人本指标。又一个时间节点,再一次质的飞跃。翻开2014年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民生清单”,一组组鲜活数字、一项项务实之举,织就了一张覆盖广泛的社会保障之网。

  经济运行稳中提质、项目建设奋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向好、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民生保障逐步加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党的建设成效明显……在市民幸福感大幅提升的背后,一个个发展“关键词”,正是过去一年来经开区经济跨越、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的动人图景。

  在过去的一年里,岳阳经开区举全区之力,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功能配套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着手,汇聚起推动全区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把经开区建设成为岳阳最具活力、最具吸引力、最有影响力、最有创新力的工业新城、城市新区。魅力经开区,正成为宜居宜业宜商的新乐土。

  【关键词】

  财政收入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岳阳经开区财政收入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全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08.2亿元,增长8.8%;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31.96亿元,增长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9.33亿元,增长24.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97亿元,增长12%;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4亿元,增长13.1%,总量继续稳居全市第一。

  其中,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76.2%,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南翔万商、雷勃电气、道道全粮油、湖南科伦、百利科技、华润燃气、中科电气等80家重点企业完成税收15亿元,增长2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比重4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2.1:82.5:14.9,经济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

  一组组夺目的数据诠释了岳阳经开区2014年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完成,展现了经济增长稳中有进、进中趋好,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大好局面。

  【关键词】

  项目建设

  走进中南国际商业广场建设工地,只见100多名建筑工人挥汗如雨,渣土车川流不息,挖机声、风炮机声阵阵入耳,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这只是经开区重点项目建设的一幕。

  据统计,岳阳经开区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内资45.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000万美元,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已落户,汇一汽配城、中南商贸广场、百利科技总部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入区。

  一个个重点项目的喜讯传来:岳望高速、大岳高速全线按期交地;京港澳高速岳阳收费站西移工程、金凤桥变电站、罗家坡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南翔万商国际商贸城一期主体工程基本竣工;家居博览城开始施工;长炼机电园、科美达电气二期、华文食品建成投产。迅力机电市场、鱼蛋白肽、同联药业年内可望竣工投产运营……经开区对每个项目都安排专人跟进,倒排工期、倒逼进度,并以过硬的执行力确保每个项目如期高质落地。

  2014年获批新增建设用地近千亩,征拆腾地3453亩,拆迁房屋1200多栋。

  【关键词】

  产业转型

  2014年10月30日,由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办的“中国洞庭湖国际电子商务新城发布暨项目签约仪式”在深圳举行,这意味着“电商之都”正式起航。举全市之力打造“中国洞庭湖国际电子商务新城”,是市委、市政府抢抓长江经济带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重大机遇作出的一项战略选择。

  2014年12月,电商服务中心投入运营,20多家电商企业和电商服务企业率先入驻,这标志着经开区产业转型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根据电商新城发展规划,新城力争到2020年,实现3万人直接就业,带动20万人间接就业,年交易额突破千亿元,跻身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园区)行列,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据了解,全区2014年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0.9亿元,增长11.9%;新增个体工商户1946户,房地产税收增长46%,城区人气、商气日益兴旺。

  同时,全区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家,创建省级示范社4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95.97亿元,增长8.2%,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授权专利119件,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4件、新增马德里商标4件、省著名商标6件。巴陵节能炉窑成为岳阳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第一股,鑫隆信息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Q板挂牌上市。国家磁力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成运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省级研发中心。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康王乡小桥村陈八组地处偏僻山村,能修一条水泥路是群众多年的梦想,经过群众评议,修路纳入了项目规划,村民李世祥说:“政府这次真的为老百姓办实事,这活做的实在,我们高兴。”2014年来,以村、组级公路为主,该村共硬化道路约35公里。

  据了解,木里港工业区、金凤湖生态示范区、三荷空港产业区、现代新型城区“四区一体”功能布局更加科学,城乡规划编制更加完善。木里港路、长岭路、中科路全线贯通,拉开了园区开发整体框架。

  文明城市建设成效明显,完成市政基础建设投资1.5亿多元,白石岭路、旭园路等主次道路提质升级,拉通了王家垄路;社区“三改三化”建设持续发力,通海路管理处八字门社区、亮山社区提质改造获得好评;环卫保洁、志愿服务、交通秩序整治等工作形成常态,城市建管水平持续提升。

  “现在,你看看,不仅路修得好,还疏通了下水道。雨一停,路就干,出门方便了,环境变美了,咱老百姓的心情也好了。”亮山社区谈魁梧老大爷笑着介绍经开区启动小街巷改造以来他的感受。

  经济基础稳固了,农民兄弟富起来了,发展才没有后顾之忧。经开区紧紧抓住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个“牛鼻子”,大力发展经济,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全区新农村建设成果丰硕,小农水建设三年行动扎实推进,疏浚沟渠304公里,除险加固小二型水库7座;提质改造农村公路68.32公里、县道10公里;乌江高城水厂竣工运营,解决安全饮水人口约2万人;实施移民后扶和精准扶贫项目75个,农村三防体系建设明显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获评全市先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观。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环南湖截污管网工程加速建设,环南湖区域生猪退养基本完成;新增造林2700余亩,削减化学需氧量4803吨,氨氮383吨。

  岳阳经开区是城市东扩的主阵地,也是发展建设的前沿,为了严控违法建筑的苗头,全区加大禁拆治违力度,全年累计组织大小行动200余次,拆除违法建设1878处18.7万平方米,其中存量违法建设1023处12.6万平方米;集中审批民生建房700余户,加强了农村集体土地农民建房管理。

  【关键词】

  民生保障

  彭金球今年56岁,家住岳阳经开区八字门安置房小区,她透露,老公去世得早,她独自一人拉扯大两个儿子,以前一家三口挤在又小又破的房子里,生活过得很不容易。政府了解到她家的困难后,安排一家人就近入住八字门安置房小区。

  “我和两个儿子只花了3万多元,住上了90多平米的新房子,其他费用由政府补贴。”彭金球说,住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她非常开心,他们一家都是政府安置工程的受益者,

  经开区从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米袋子”“菜篮子”,看病难、看病贵,保障性住房、食品安全、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入手,每年办好一批惠民实事,不断增进百姓福祉。2014年,经开区启动建设安置小区14个,建成安置房1498套;新建棚改房282套,建成公租房245套。新增城镇就业2785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04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援助率100%。“五大保险”继续扩面提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缴率和发放率达到两个100%,城乡低保人均月保障标准分别达到400元和200元。新农合平均受益度达69.36%。

  “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住院还有医保报销,有病再也不用拖、不用扛了。”羊角山廉租房的住户刘庆军也高兴地说。

  不仅如此,全区的人口生育水平也保持稳定,出生性别比持续优化,人口计生工作进入全市先进行列。

  全区的文化事业也有了显著进步,教育三年行动稳步实施,新增省级合格学校5所、公办幼儿园2所,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快,师德师能建设明显增强,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机关、基层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西塘镇喜获岳阳“书画之乡”、“楹联之乡”称号。

  目前,全区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528元和13940元,增长9%和11.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86%。

  【关键词】

  社会安定

  八字门社区的居民高云清从华容县搬迁到岳阳经开区已20多年,家里还从来没有进过小偷。“一年组里开几次会,组长常来家坐,上面的政策精神传达很及时…”高云清说,社区村组的治安情况非常好,社区干部治安巡逻常态化,不走过场,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矛盾,保平安、促和谐,切实提高了群众生活的安全度、幸福度。

  据了解,全区社会综合治理稳步推进,全年查处各类犯罪案件990起,打击处理绝对数同比增长37%,特别是依法处置了一批医闹、堵门、堵路案件,有力维护了社会治安秩序和整治了社会风气,公安民调持续保持全省先进,禁毒、护路工作评为全市先进。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事故量同比下降13.6%,直接经济损失下降12%。

  全区信访秩序持续好转,2014年共接待受理群众来访747批3306人次,同比下降11%;初访办结率90%,进京、赴省上访量均直降50%以上,化解省、市重点积案10件,“案结事了率”96.7%,基本实现“积访清零、突访稳控、日访有序”工作目标。

  全区的重大疾病防控、公共卫生服务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也扎实开展。法制建设步入正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基本完成,行政执法监督明显加强,一批涉法涉诉遗留问题和行政、民商案件得到了妥善处理。

  随着《经开区周刊》的创刊发行,社会反响良好,宣传思想和舆论引导工作进一步加强,为促进发展和稳定弘扬了正能量。

  【关键词】

  管理创新

  为全面深化改革,强力推进“二次创业”,岳阳经开区审时度势,将2014年确定为“管理创新年”, 全区45个部门单位共提出了150个创新项目,坚持问题导向,注重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规范权力运行相结合,着重在体制机制、服务管理、运行管理、经营管理、产业发展等方面,大力推进管理创新,激活内生动力。

  在管理体制改革中,该区对行政审批管理机构和职能进行了有效整合,形成了“一级政府、分类服务”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体系,把优化投资软环境作为吸引大项目好项目的前提,提出了“保姆式”服务理念,包括无偿全程代办、主动上门、一企一策等内容的“保姆式”服务,已成为该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靓丽品牌。

  群众办事时,从跑多个部门、走多个流程,简化为在一个中心或窗口,简化流程,简洁办事。对于市民来说,这是行政服务作出的一个小改变,而对于经开区来说,实则是行政服务提升的一项大动作。

  同时,该区扎实开展了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开好了各级民主生活会,认真落实作风建设有关规定,切实加强了制度建设,深入开展了“党员进社区、竞赛当五员”活动,党员干部思想灵魂受到深刻洗礼,各项管理更加阳光规范,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实利益的困难问题。

  此外,该区还加大了乡镇机关建设投入,强化了基层组织运转保障,较好地完成了村支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集中整顿了一批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形成了抓基层强基础的导向。区直部门单位“三定”工作基本完成,机构设置、领导配备、人员管理更加规范。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深化源头治腐,加强执纪监督、作风考评和案件查办力度,办结各类案件29起,处分党员干部29人。

  【关键词】

  腾飞2015

  腾飞2015,跨越2015,岳阳经开区大有可为。2015年全区的工作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目标任务,坚持产城共荣,突出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发展新格局,推进项目新跨越,健全管理新机制,树立干部新形象,开创工作新局面,努力建设充分展示岳阳发展水平的现代核心城区,在争当领头雁上迈出新步伐,为打造湖南通江达海的新增长极作出新贡献。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