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高铁到怀化赏靖州清新自然美

20.11.2014  12:48

  怀化靖州的待客油茶,回味无穷。曹荣书 摄

  

  风景秀丽的靖州地笋苗寨。 肖涵川 摄

  记者 千灵坡

  提起怀化靖州你会想到什么?杨梅之乡?还是茯苓之乡?前些时间热播的《爸爸去哪儿》第二季让靖州那充满了原生态的清新自然之美进入大家的心目中,2014中国·飞山文化旅游节的举行更让人们知道了这个位处湘黔交界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曾经在华夏文明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记者一行人到靖州地笋苗寨时已经日落西山,饮下苗家人热情的拦门酒,沿着小溪而上,抬头便是苗家鼓楼,高13层,黑沉沉直插天际,与周边大山应和,别样威武。“今年《爸爸去哪儿》来过我们这里。”苗寨负责人不无自豪地说。参观苗家鼓楼,一张张剧照沿墙排开,帅爸萌娃们在地笋苗寨的留影吸引了大批游人。

  到了地笋苗寨,要是错过苗家哥鼟绝对是个遗憾。这是一种多声部合唱形式的独特花苗民歌,据说是由大自然的声音演变而来。一排花枝招展的苗家女孩欢快地跑到鼓楼中央,天籁乍现如云雀直上云霄,如水银倾泻落地。虽然听不懂她们歌唱的内容,但记者从这个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听到了生活。用罢合拢宴走出鼓楼时,夜色早已降临,恰逢苗寨停电,远处的人家灯光点点,仿佛和夜色一起穿越到了百年前、千年前。

  岩脚侗寨是靖州的另一个少数民族文化展示代表,目前已是国家3A级景区。侗家腌鱼、腌肉、腌笋子、腌白菜等特色食物让人们欲罢不能。岩脚侗寨还是周边地区唯一会制作侗琵琶的村寨,叮叮咚咚的琵琶弹起,侗族儿女的歌声同样绕梁三日。

  岩脚侗寨有一条长约4公里的古驿道,青石铺就,在岁月的侵蚀下,一些残存的石刻依稀能让我们看到它往日的繁华。古驿道穿寨而过,沿山而上伸向远方。据考证,岩脚驿道始建于明朝中后期,因地理位置独特,使得岩脚侗寨成为商旅歇脚之处、物资交易的一个重要节点;清代,这里的旅店酒肆林立,兴盛一时。根据驿道旁所存石碑考证,由于过往人马较多,驿道多次拓宽,成为黔桂古道的一条重要分支,是苗寨中的“丝绸之路”。行走在岩脚侗寨的古驿道上,细雨纷纷,驿道的青石愈发显得古远。忽然,一阵哗哗的声音响起,原是一名身着绚丽侗装的少女走过来,身上佩戴的银器清脆作响。瞬间,古道、雨天、青石、老树、少女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图画。

  “11月18日,沪昆高铁长沙至怀化段开始进入试运行,并将于今年底通车。届时,长沙到怀化最快仅90分钟,长沙的朋友来这里摘杨梅、游村寨就更方便了。”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景武说。




(稿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作者:记者 千灵坡)
(编辑: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