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还未高考 "学霸"收美国8名校录取通知书

20.04.2015  11:26

  陈烨祺在加州旧金山湾的海边

  口 记者 孙丽芳 实习生 谭澍坤

  每年的4月,随着高考100天倒计时表上的数字越来越小,毕业班学子埋头奋战题海已经进入紧要关头,而这对于岳阳市十五中的高三学生陈烨祺来说,同学们的紧张和忐忑都离他很远——最近,他陆续收到了来自美国8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书,他也不必去决战高考的“千军万马”,开始享受自己悠然的假期生活。

  4月17日下午,陈烨祺特意赶到了学校十五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畅谈他的求学申请之路。

   高一萌发出国求学念头

  “我爸妈以前想让我本科在国内上,念研究生再出国。”陈烨祺说,对于父母的安排,他没有什么异议。高一暑假,他去新东方外语上了一个英语培训班,知道了国外教育水平、多元化的文化环境……这些让他怦然心动,他第一次萌发了出国求学的想法。

  陈烨祺有了想法,便开始行动。他的英语成绩比同龄人要好,他利用节假日赴长沙、上海学英语,经过一年的准备,他的托福考出了96分的好成绩。

  SAT考试的成绩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大学入学资格的重要参考。他没有父母陪同,先后去了3次香港和1次韩国参加SAT考试。

  “其实和高考也差不多,多考两次觉得也就这么回事。”陈烨祺说,香港那个被他和朋友戏称为“万人坑”的考试场地,在一个和十五中差不多面积的地下场馆,全是密密麻麻的桌子,七八千人同时考试,一百人一个考区,每个考区差不多有20个 老师,监考非常严格,让他见识到了和高考完全不一样的考试模式。

  SAT通常以三次考试成绩为参考,陈烨祺第3次是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便主动取消了成绩,紧急报名报名赴韩国考试。

  在这过程中,他经历了一段非常煎熬的时期——在韩国的考试因为查出有人作弊推迟出分,2014月11月所有成绩还没有出来,他焦急不已。美国许多大学在2015年1月截止接收申报材料,老师和父母都很担心他会因此错过理想的大学。幸好这一插曲,并没有影响他的录取。

   丰富的社会活动经验为他加分

  通常国外的学校在录取学生时,对社团活动经验很看重。陈烨祺却透露,他没有参加过任何社团,但他在世博会当过志愿者的经历为他加分不少。

  原来,陈烨祺14岁时在上海每天去世博会当义务志愿者帮忙指路。有一天因为人太多一个孩子和父母走散,在他的奔走和寻找下,终于把孩子平安送到了孩子父母的身边。在世博会期间,他还和印度场馆的一位工作人员结下了友谊,这位印度朋友回国前,还特意将印度场馆的纪念章赠送给了他。

  和许多同龄人相比,陈烨祺的社会阅历算是非常丰富的。2014年暑假,他赴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参加了一个商业计划大赛,这次比赛对他被如此多学校成功录取也有很大帮助。

  “我当时只是抱着去美国看一看的心态,了解一下当地的文化和氛围,确定自己适不适喜不喜欢出国留学,确定到底是否参加高考。”他在美国期间,和他的团队以一个非常有新意的创意获得比赛的第三名。

  据介绍,针对学生用户,他们试图开发一个应用,只要用手机对试题拍照就可以马上知道答案。陈烨祺作为副组长,需要承担许多工作,计算盈利和产出,制作财务报表……他2天多没有合眼,通宵写演讲稿,早上8点多一刻都没有休息穿上西服就直接去参加了比赛。他把商业计划以ppt的形式呈现给英特尔公司的高管,他负责解说,说服他们来投资。他们的付出有了回报,结束比赛后,他累得直接在宾馆昏睡了一整天。

  回国,经过权衡,陈烨祺决定尽力一搏,放弃高考,专心申请美国的学校。

  “陈烨祺头脑灵敏,成绩一直非常拔尖,高一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全校前十名,发挥好的时候可以进入全校前三名。”他的高中班主任付杨对这位“得意门生”非常高。

  据了解,因为陈烨祺的成绩在学校的排名很靠前,GPA平均成绩点数也比较高,这也是他申请报告中的一个亮点。

   我没有见过比我爸妈更开明的父母

  “我们家非常民主,我到现在为止都没有见过比我爸妈更开明的父母。”陈烨祺出生在一个幸福美满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作为访问学者去过美国莱斯大学进修,母亲也是大学学历,是国企长炼的职工。

  父母原本想让他本科在国内上学,研究生再出国。当他决定本科就出国留学,父母非常惊讶,却没有反对他,和他交流沟通后,选择了尊重他的决定。、

  “爸妈在我的成长道路上,一直是引路者,只建议,从不干涉。”陈烨祺说,父母只关注他的学习状态,看他的进步,从不要求他的分数。无论什么事情,父母都尊重他的意见,不会“镇压”。他笑称,在家里,他和父母有什么分歧,开家庭会议来辩论,一辩就是四五个小时是常事。

  “讲道理”的父母自然也培养出了“喜欢讲道理”的儿子。陈烨祺告诉记者,他这一点曾让老师又爱又恨。上初中时,他常因为上课不举手回答问题乱插嘴等小事受到老师批评,老师对他的“雄辩”甘拜下风,干脆一有什么事情直接找家长。他成绩优异,妈妈却是班主任办公室的“常客”。对此,他妈妈非常无可奈何。

  2014年3月,陈烨祺萌生了养蚂蚁当宠物的念头,妈妈觉得不安全被否决。他一直做妈妈的工作,5月终于获得首肯,开始查阅资料做准备,7月正式开始养。他从一只蚁后养起,慢慢地发展到100多只。

  家里养这么多蚂蚁,不怕发生“蚁乱”吗?“当然不会,我养在试管里,有科学的方法。”陈烨祺兴致勃勃地介绍他的养蚁经验,他认为,别人养狗养猫作宠物,他养蚂蚁,这才是他的特立独行之处。

  陈烨祺是一个外向、开朗的男生,采访中,他笑容不断地介绍着自己。他喜欢旅游、爱看书、爱看电影和美剧,他还坚持学了10多年的小提琴。

  “我一米八七的个子,小提琴对我的性格改变非常大,至少让我看起来不像个‘莽夫’。”陈烨祺说,这些点点滴滴,对于他成功申请国外的学校都有帮助。

  在8所学校中,陈烨祺决定去上哪所呢?“华盛顿大学吧。”这个1997年出生的男孩侃侃而谈,对未来有着条理清晰的计划。现在趁着难得的假期,他在一家外语学校做助教,后期还打算去参加一些公益组织做志愿活动。

  关于以后的发展,陈烨祺透露,他会根据在美国的求学具体情况来决定,可能会继续读研,也可能毕业后先留在美国工作,锻炼能力和增加自己的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