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县高椅乡:古风新韵荡高椅 古建筑群仿如迷宫

18.04.2016  11:15

高椅古民居建筑群。 林安权 摄

湖南日报记者 肖军 黄巍

通讯员 徐华军 许印文 郑时俊

会同县高椅乡高椅村近日举行古村保护与利用项目推进誓师大会。全村党员、村组干部及群众代表签订了优良环境创建责任书,共建和谐、美丽、宜居、乐业家园。

作为全国首批传统村落整体保护与利用试点村之一,高椅村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正在强力推进。项目完成后,将展现更迷人的风采。

4月中旬,记者来到高椅村,感受其古风新韵。

古建筑群仿如迷宫

绿荫环抱着小山村,一片青瓦白墙坡屋顶,温顺的巫水缓缓流过村前。从观景台眺望古村,村寨三面环山、一面依水,地形宛如一把太师椅,故名“高椅”。

据了解,世代生活在高椅村的,多为南宋诰封“威远侯”杨再思的后裔。现在全村594户人家,85%都姓杨。

从后山俯瞰,整个高椅团寨中的木屋、封火墙、巷子,组成美丽的梅花状。高椅古民居群实际上是一个八卦迷宫,利于御敌。确实,外人走进巷子,会分不清东南西北,找不到出口。一些人家还在院落一角,埋一口大空陶缸,只要探头去听,就会听到数十米外的脚步声。

迷宫般的梅花瓣里,完整保存着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到清光绪七年(1881年),500年间各历史时期的古建筑104栋。

壁挨壁、檐接檐的古民居群,其布局是一个科学的体系,它是高椅先人的一部杰作。104栋明清古建筑都坐北朝南,均为木质穿斗式结构,每栋木房四周封有高过木屋的马头墙,发挥着防火、防风、防盗的功用。房屋基底一律以坚硬的片石筑就,高出原有地面约60厘米,既牢固又防潮。地下还有排水系统,使房屋能保持干燥。根据人口繁衍、户数渐增的趋势,高椅先人在有限空间里做到地尽其用,所以谁家也不能拆房子,否则一家拆屋就会数家倒房。

高椅的建筑十分特别,在侗式木屋的外面还筑有徽式高墙。”高椅古村景区管理所所长杨武强介绍,这是典型的明代江南营造法式与浓郁的沅湘特色兼侗家风格的高度融合,高椅人将其称为“窨子屋”。

每栋窨子屋大门照壁上方,留有色彩斑斓的绘画,或大禽猛兽,或松菊梅兰,可以看出当时主人是武将还是文人或者农家。进得屋来,地面一律是用石灰、桐油、瓷粉混合筑就的“三合泥”,这样的地面平整光亮而不滑,凉爽而不潮湿。再看厅堂、居室的门雕、格扇、栏杆都十分精巧,图案家家不同,但都有福禄寿禧、封侯拜相的吉祥寓意。

村里原有48丘田、48眼水井、48口水塘,完整的排水系统用了几百年。红黑鱼塘开凿于清朝嘉庆末年,至今可以观景和排水。两池塘还与村内排水系统相通,是村落排水系统的一个蓄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