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新保障

28.01.2015  02:45

今年1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中国种子协会在京举办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以马铃薯主粮化与国家粮食安全为主题,深入研讨了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意义、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推进途径。农业部余欣荣副部长在研讨会上指出,马铃薯主粮化开发,是深入贯彻中央关于促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积极探索。会议认为,马铃薯主粮化已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有利于改善膳食结构,增强人民体质健康;有利于挖掘生产潜力,开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途径;有利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马铃薯主粮化的内涵 马铃薯主粮化就是用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实现目前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作为我国三大主粮的补充,逐渐成为第四大主粮作物。在发展目标上,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单产水平、总产量和主粮化产品在马铃薯总消费量中的比重均有显著提高,逐步实现马铃薯生产品种专用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机械化、经营产业化、产品主食化,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在推进原则上,要做到“一不三坚持”。“一不”就是不与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抢水争地。“三坚持”就是坚持主食化与综合利用相兼顾,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决定相结合,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

二、马铃薯主粮化的原因 马铃薯是一年生草本块茎植物,也被称为土豆、洋芋、山药蛋、荷兰薯等。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16世纪传入欧洲,17世纪由荷兰人带到我国台湾,至今在我国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饲兼用和工业原料作物,由于耐旱、耐寒、耐脊薄、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营养成分全和产业链长,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视。目前全世界种植马铃薯的国家有150余个,种植总面积一直保持在2.8-3亿亩左右,总产量近3亿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8000万亩左右,总产量达8000多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6%左右。联合国早已把马铃薯作为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甚至提出未来世界出现粮食危机时,只有马铃薯可以拯救人类。在欧美地区,马铃薯已是主粮。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是口粮绝对安全的重要补充,是“锦上添花”,顺应中国老百姓吃饱吃健康吃营养的需求。

预计到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增量将达到1000亿斤以上,但受耕地资源的约束和种植效益的影响,小麦、水稻等主粮品种继续增产的空间变小、难度加大。而马铃薯属于“省水、省肥、省药、省工”的“四省”作物,其理论亩产可以达到8吨多,而目前我国只有1吨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增产潜力巨大。和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相比, 除了含有人体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外,马铃薯的营养成分更为优越。富含膳食纤维,脂肪含量低,其蛋白质质量仅次于大豆,极适合人体消化利用,有“第二面包”之称;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以及钙、钾、铁等矿物质元素。此外,与小麦、玉米、水稻相比,马铃薯全粉储藏时间更长,在常温下可贮存15年以上,一些国家把马铃薯全粉列为战略储备粮。近年来,大米的镉、砷等污染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方面有环境污染的因素,另一方面也与水稻本身的植物特性有关。虽然控制污染、加强检测监管是主要的解决途径,但增加食物多样性、减少对单一食物的依赖,用马铃薯代替部分大米面粉,可以降低这些污染物超标的风险。

三、马铃薯主粮化的举措 日前,农业部余欣荣副部长表示,今后要通过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因地制宜扩大种植面积,在不挤占三大主粮的前提下,由目前的8000多万亩扩大到1.5亿亩,把马铃薯亩产量提高到2吨以上,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多保障。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潘文博副司长也指出,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主要应着眼于结构布局和优化,特别是开发利用南方冬闲田。第一,西北地区要推广旱作节水技术,因地制宜发展马铃薯;第二,南方地区要充分利用冬闲田,扩大冬种马铃薯等作物;第三,在水资源短缺的华北等地区,适度改种一些节水作物包括马铃薯。从产量的角度来看,我国马铃薯产量相对较低,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潜力更大。对此,在提升脱毒良种繁育技术和高产优质高效种植技术等方面应有更多投入,要以科技创新引领马铃薯主粮化发展。

马铃薯主粮化涉及科研、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加大扶持力度,集中力量攻关。首先,需要强化主粮化政策扶持,制定与其他主粮类似的粮食直补、生产资料补贴和最低收购价等保护性政策,使薯农享有相关种粮政策的保障,提升其种植积极性。其次,要加大投入力度,推进主粮化有序开展。强化规划引导和主粮化技术模式攻关,加快选育一批优质、高产、抗逆、综合性状优良、适宜主粮化的专用品种。同时加强主粮化加工工艺改进和完善,开展不同马铃薯品种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研究最优的配比,尽快研发生产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主粮化产品,重点攻关马铃薯全粉占50%的面条、馒头、米粉等配方及加工工艺流程,加快研发适宜马铃薯主粮化的加工机械等。此外,应加强主粮化消费宣传引导,真正让马铃薯成为百姓餐桌上的主食。

四、湖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湖南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已具备较好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湖南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热水基本同季,特别是冬春气候条件较好,从11月至翌年4月,月平均气温为12~18℃,是马铃薯生长、结薯和块茎膨大较适宜的温度;在海拔200~1500米的丘陵区和山区,气候和土壤都适宜马铃薯生长,各地都有马铃薯种植,目前面积在3万亩以上的马铃薯生产县有20余个。全省分布在海拔200~800米左右的旱土面积达1000多万亩,大部分适合马铃薯栽种;近3000万亩“冬闲”稻田特别是一季稻区适合发展马铃薯冬种生产,可实行“稻—薯”轮作。

湖南毗邻广东,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含港、澳地区)副食品的重要供应地,这一地区也是我国马铃薯消费极具增长潜力的区域和马铃薯出口的重要口岸。由于以马铃薯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和西式快餐业的蓬勃发展,为湖南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国内外市场空间。且湖南马铃薯能春、秋两季种植,在供应季节上相对于北方和华南地区具有很强的互补优势。

马铃薯耐旱、耐寒、耐瘠薄、适应性广,生长所需温度较低、生育期短,出苗至成熟一般60~100天;在湖南是适宜与中、晚稻等作物接茬的早春和晚秋作物,种植季节一般为1~5月和9~12月。充分利用中、晚稻收获后的冬闲田发展马铃薯生产,实行水旱轮作,可以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马铃薯茎叶还田能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对后作水稻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湖南是旱涝灾害频发省份,旱涝灾害常发生在每年的6~9月,常严重危害早稻抽穗结实和晚稻正常生产。在旱涝灾后及时补种秋马铃薯,对减轻灾害损失、保障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马铃薯是高产高效的作物,一般脱毒马铃薯每亩产量1500~2000公斤,亩产值1200~2000元,纯收入800~1400元,是山丘区农民增收致富的好渠道。总之,大力发展马铃薯生产,对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冬季农业开发、菜篮子工程建设、食品加工增值、出口创汇、减灾救灾、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帮助山丘区农民增收致富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湖南发展马铃薯产业也面临着很多不利因素。马铃薯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马铃薯生产用的品种单一、适合加工的品种少,抗病性弱、退化严重。目前湖南种植的马铃薯大多为早、中熟鲜食型品种,淀粉含量低(13%-15%左右),不耐贮藏,不适合淀粉加工;大约50%作蔬菜食用, 30%作畜禽饲料,10%留作种用,只有 10%左右用于外销或加工。脱毒种薯繁育、推广体系不健全,种薯市场混乱,种薯质量参差不齐,脱毒种薯普及率低(还不到生产用种的10%),以一般商品薯充当种薯的现象非常严重。而且每年都需从北方大量调种,费工费时,烂种现象严重,运输成本高,劳民伤财。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相对滞后,马铃薯生产缺乏合理布局及区域化种植规划,病虫害严重,仓储设施少,加工技术还相对落后,缺乏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营销体系也不健全,没有形成较大的产业化规模。

五、加快湖南马铃薯发展的建议 首先希望国家或省里在良种补贴和产品购销等方面尽快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调节、农民作主、供需决定等机制的作用,更好地推进马铃薯的主粮化。其次,要不断完善我省马铃薯良种繁育与推广体系,选育或引进、推广适合加工或鲜食、出口需要的马铃薯优良新品种,抓紧建设规模化、专业化的优质脱毒种薯繁育生产基地和种薯质量检测机构,加快品种更换和脱毒良种化更新步伐,逐步实现省内就近供种。同时要配套推广适应我省气候、土壤和耕作制度特点及符合市场需求的各项先进生产技术、机械设备及仓储设施,提高我省的马铃薯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促进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