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栏山涵洞封闭改造 年轻人举行告别趴集体怀旧

21.03.2016  09:39

  3月20日,长沙马栏山涵洞封闭改造工程启动,封闭路段实施交通管制。年轻人准备盛 大Party,跟涵洞短暂告别。图/记者辜鹏博

  (原标题:昨晚,马栏山有个涵洞趴)

  3月20日凌晨,连接马栏山与湖南广电最快捷的通道——马栏山涵洞开始封闭扩建。傍晚六点半,马栏山涵洞里有了很多亮闪闪的彩灯,一些来自湖南广电和居住在附近的年轻人,开始在里面准备盛大的狂欢派对。

  外面下着大雨,涵洞变成了水帘洞。音乐开始热场。同时,几个年轻人手里拿着气球,准备装扮这个平时并不起眼的通道。很多下班经过涵洞的市民拿出手机拍照。

  上世纪90年代,作为原修建三一大道时预留的机耕道,马栏山涵洞通道因其技术标准较低,已无法满足片区交通的需求,成为当地的一处交通堵点,影响了片区居民的出行;同时由于排水不畅,容易造成积水。据了解,此次改造,将涵洞改桥梁,人行道贯通,现有涵洞通道5.4米净宽拓宽至16米(包括两条人行道),设双向四车道,是现有涵洞的约三倍宽。

  晚上九点,派对正式开始。在附近上班的李文华和同事赶过来参加派对。他说涵洞是每天必经之路。因为车道窄,车流量太大,他经常只能贴着墙走。每到下雨,涵洞积水,他只能穿防水的户外鞋。

  整个Party开得很是热闹,跳舞,唱歌,击鼓……吸引了很多人过来参加,热烈鼓掌,然后纷纷举起手机,拍下Party的无数精彩瞬间。

  微信圈里也开始刷屏了,有图有“真相”。有人发朋友圈说:这场精心策划的“秀”,勾起了朋友圈小伙伴们的集体怀旧。确实,这不仅仅是个涵洞,它是无法抹去的青春记忆。从租住在马栏山实习开始,你就必须无数次小心翼翼地躲过车流,跨过这个逢雨必涝的小黑洞。但仿佛,这么几步,就能离梦想越来越近。一洞之隔,将马栏山的尘埃,你我的浮光掠影,照得亮堂,是理想和现实的纠缠,不甘和隐忍的较量,是时光追着你跑,却浑然不知的过往……

   记忆

  从实习生到正式员工,就是马栏山一个涵洞的距离

  严玉婷是湖南经视编导,她对马栏山是很有感情的。

  严玉婷说,马栏山涵洞是很多人的记忆。刚刚来的实习生就会住在马栏山,在这里就能远远望到广电,但是他们却要通过这么一条狭窄的通道,甚至可能还要冒着被摩的撞一下的危险,或者一下雨就被全身淋得湿透的狼狈。从一个实习生到正式员工,可能就是马栏山一个涵洞的距离。你需要在马栏山从最基层的一名员工做起,到走过那个涵洞,进入电视台,然后你慢慢做好了,才有可能住在广电旁边条件更好的小区。所以马栏山就相当于是广电的后花园,涵洞就是马栏山连接广电很重要的通道。

  马栏山涵洞是文化的分水岭。涵洞北边是高大上的广电,南边是嘈杂的马栏山。马栏山以前没有分车道,赶集的时候,市民把摊位都摆到了马栏山的涵洞口。这样就会堵塞交通,但也能看到很原始的赶集氛围。现在也会赶集,但是区域越来越小,改到西湖楼附近。

  你可能在一场大雨中被涵洞欺负过后觉得好烦;你也可能在涵洞涨水的时候,有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打开车门邀请你上去……有这样的记忆,你才会对涵洞有感情,并不是它拓宽了、改造了,它的交通功能变好了,我才关注它。

  严玉婷认为,马栏山涵洞承载了很多广电人的记忆,广电的拥堵也是这里最堵,每次从三一大道拐下来进入广电,涵洞这一段必堵。大概是前年,有一辆大货车想要过这个涵洞被卡住,导致广电那一天有几个小时都没有车可以通过。大货车被骂了一天。从此,涵洞出入口就装了一个限高的杆,之后再也没有大货车从这经过。再过了一段时间,又设置了双向分流的栏杆。以前也是没有的,是非常混乱的。我们看到它一点一点在变,到现在要把它拓宽了。记者辜鹏博

  网友声音

  这几天,听说马栏山涵洞要封闭改造了,很多网友在微博或微信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现摘录部分如下:

  声音一:

  涵洞南北,都是人生。涵洞上下,都是现实。涵洞内外,都是故事。

  涵洞见证了马栏山追梦人的最初,让我们一起来见证涵洞的最后吧。声音二:

  遥想那些曾经被涵洞虐过的日子:你是否在某个踩着高跟鞋、穿着最新款美衣的早晨,

  却被涵洞君的顶漏淋了一个透心凉?你是否在某个踩着油门追赶着打卡点到最后五分钟的上午,

  却被堵在涵洞的入口,打卡机在那头,迟到的你却在这头!

  声音三:

  然而你可知道,

  这个人人吐槽的涵洞,却是马栏山大咖和全国艺人进军马栏山的必经之地;

  你又可曾知道,

  这个让人无比嫌弃的涵洞,也是每一个来马栏山追梦的年轻人,梦想最开始的地方。(潇湘晨报 记者 辜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