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大开 湖南8项青少年作品巴黎发明展夺奖

10.05.2016  10:50


在法国巴黎刚刚结束的第115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上,浏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张紫漾、施嘉发明的气导型低分贝耳机受到追捧。受访者供图


蜗牛驱离网。

   (原标题:脑洞大开的小伙伴们吓坏了巴黎)

  湖南新闻网消息 据潇湘晨报报道,两位60多岁的法国老太,因为两个中学生设计的产品着了迷。4月29日-5月8日,第115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在法国巴黎举行,浏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张紫漾、施嘉发明的“气导型低分贝耳机”获得了铜奖。在现场展示与评审中,带去的12个样品分别以5欧元一套试销,半个小时内就被抢购一空。

  “原来,老外也和我们一样,用耳机听音乐也会不舒服。”张紫漾不无玩笑地说。这两个高中女生有感于普通耳机对听力伤害的新闻报道,受到听诊器的启发,将耳机里的电线全部去掉,改用硅胶管连接,让振动源远离耳膜,在传导过程中的高频部分被管壁吸收,减少了对耳膜的损伤和辐射,耳朵感觉舒适。但这样的成果得来不易,她们选择不同的材料,做了100多次对比实验才成功。

  在现场展示与评审中,12个气导型低分贝耳机分别以5欧元一套试销,半小时就被抢购一空,两位60多岁的法国老太慕名前来,连称:“戴这个低分贝耳机听音乐,不会感到嘈杂、烧耳,中国青少年的发明太棒了!

  此外,获得铜奖的还有芙蓉区育英小学杨焯发明的“限时车位停车管控装置”,长沙市育才学校罗浩容、向怀瑾发明的“蜗牛驱离网”,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小学袁思婧发明的“移动式摇旗警示机”及张江杰发明的“一种自动式按摩器”。

  在刚刚结束的第115届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上,湖南青少年共获2银5铜与1项列宾奖的好成绩,创下此次中国代表团地方团最佳成绩。其中,“气导型低分贝耳机”、“蒜籽剥皮器”和“日光灯管增寿转接器”被法国一企业家看中,与湖南参展人员初步达成了作为这几项产品欧洲区销售总代理的协议。

   银奖

  灯丝“轮流上岗”发明长寿日光灯

  长沙市长郡芙蓉中学贺文卓、何宇

  日光灯常因两头灯丝老化导致日光灯被烧坏,两位同学观察发现,是因为两端灯丝同时在一瞬间通电加热导致同时老化。他们想出一个“轮流上岗法”,就是用等效电阻代替一端灯丝,灯管启动时,每次只有一端灯丝通电加热,让灯管发亮。一端灯丝老化后,把灯管掉个头让另一端灯丝“上岗”,从而造出长寿日光灯。

   目光可视化的装置便于病人交流

  发明者:张江杰

  该装置主要用于声音、肢体语言不能表达自身需求而视觉系统正常的人群,便于他们与看护人员、医疗人员和亲朋好友交流。

  由于现有的眼动仪仅能获得平面二维数据,该装置利用光线的特性将其应用延伸至立体空间,拓展了眼动仪的适用范围,开辟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铜奖

  限时车位停车管控装置,引导停车

  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小学杨焯

  由于限时车位上违停现象较普遍,造成道路交通拥堵,成为交警管理与服务的难题。项目采用多探头、喇叭型聚光效应的光感探头实现捕捉车位停车信号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采用先人性化提示、再报警劝离、最后拍照的分级信息提示的服务方式,引导停车人的停车行为,为交警对限时车位的管理与监控提供了一种辅助性的技术支持,从而使交警的管理更加人性化与服务化。

   移动式摇旗警示机,避免交通事故

  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小学袁思婧为解决传统三角警示架警示效果不佳的缺陷,本项目提出了一种新型移动式摇旗警示机。利用电动摇旗手、LED穿雾灯和与驾驶员视线平行的警示高度,取代原有贴合地面、静止不动、利用发射光的三角警示架,能保证来车方向的驾驶员提前发现前方特殊情况,尽早做出应对方法,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蜗牛驱离网保护植物不被啃

  长沙市育才学校罗浩容等

  家里养的铁皮石斛常被蜗牛啃得千疮百孔,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学校的罗浩容小朋友发现,蜗牛能在纸、塑料、木头等很多东西上爬行,但遇到铜片时就会止住“脚步”。以此为灵感,罗浩容发明了“蜗牛驱离网”来保护植物不受蜗牛啃噬。

   列宾奖

  改装榨汁机给大蒜籽剥皮

  长沙市天心区沙湖桥小学杨启航

  获得列宾奖的“蒜籽剥皮器”,由长沙市天心区沙湖桥小学学生杨启航等发明,灵感来自菜市场鸡鸭摊子上的煺毛机。父母常用刀拍蒜籽去皮,蒜籽经常掉地下,还被拍得稀碎。他们发现煺毛机里面有好多小孔,而且机子壁上有毛刷一样的东西,便想发明一个给蒜籽剥皮的机器。两个孩子将榨汁机进行改装,变成了剥蒜籽机。

  使用时,机器通电,动力底座中心的转轴带动阻尼搅拌刀高速旋转,阻尼搅拌刀、大蒜、阻尼壁三者之间高速摩擦使大蒜皮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