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界泰斗付林:民歌要揉碎了重组

26.11.2014  15:01

    “小螺号滴滴滴吹,海鸥展翅飞”、“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妈妈的吻,甜蜜的吻”,每每响起这些歌,总会触动一个时代的记忆。11月18日启动的  “锦绣潇湘·快乐湖南”首届原创旅游歌曲大赛线下征歌活动第五阶段邀请了“中国音乐界泰斗”、国家一级作曲付林担任主任评委。他的一生创作的歌曲上千余首,既作词又作曲;他桃李满天下,因他的歌曲而培养和制造的一代歌星数不胜数。在音乐这个领域可谓德高望重。他的歌曾陪伴几代人的成长,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说印象:松花江之水  润孕出一代名家



      湖南的张家界和湘西当属我省得瑰宝性旅游胜地,是不少音乐人争相前往采风创作之地。付林却是第一次来张家界和湘西,谈及对湖南的印象,他表示,一见倾心,二见醉人,更是感叹张家界和湘西是个民族特色浓郁的地方。这是他对湖南的印象,而他留给我们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个老艺术家在追求艺术是与时俱进的精神。



      与音乐打交道的人永远有着一颗不安分的心,这说的就是付林。付林是个骨子里就十分“前卫”的人,会用微博记录他的生活点滴和音乐理念,亲切的与粉丝交流音乐。超前的音乐思想绝对不亚于年轻人,偶尔也来段R&B和摇滚,因此也被人称为“中国乐坛上的一朵奇葩”。为人风趣幽默,曾在《艺术人生》的专访里聊到他以前外号叫“呆瓜”,他竟“自黑”,笑称自己“长得比较麻醉”! 



 



谈创作:“音乐饺子论”  民歌要揉碎了重组



      年近七旬的付林,一头银发,谈到音乐创作,他明眸清澈,闪着睿智的光芒。在与中国流行音乐30年里,他敢于在流行音乐理论上大胆立言,他曾说“我的30年创作,几乎无时不招风,我总是在风中成长的。我喜欢风,而不喜欢平静。因为艺术上的静止,一定是创作终结的前兆;而艺术创造,几乎找不到避风的港口。”



      此番线下征歌活动让我们看到他超前的音乐思想和敢为人先的精神。出身军旅的付林,性格低调正直,张家界站点征歌时,他鼓励在场的人员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幽默的表示“我们要提倡民主,大家都要敢于发表意见”。同时,他对作品的点评也很深刻,直言“民歌是湖南的特色,但是我今天听到的民歌依然停留在过去的年代,歌词缺乏新语境,空谈幸福,脱离了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就跟包饺子似的,感情不够这饺子的皮就太厚,不入味。我们要把民歌揉碎了重组,用现代人的方式去创作。” 



      暂且我们就将付林所说的称之为“音乐饺子论”,音乐创作不能只追求创作技术、传播方式、演唱方式的外皮升级,最重要的还是音乐内容这层馅的制作精良,这样的饺子才分量够足,味道够浓。



 



谈创新:集众家所长  民歌要揉碎了重组才能再造下一个音乐时代的印记



      北方汉子来到南方多少有点水土不服,付林在张家界征歌完偶感风寒,身体抱恙,突发的各种意外状况,让征歌活动组深感抱歉。付林对此并未抱怨半分,闲暇时还热情的和工作人员交流,坚持将主任评委的工作完成。



      湘西征歌现场,付林头戴帽子,却难掩疲惫的神情,他仍不忘回头和在场的词曲作者聊创作,反复强调民歌要揉碎了重组,“旅游歌曲多半写得是一方水土人物,一片故土情深,既然是写家乡,歌曲内容就要更入情入景一些,然而有的歌曲的内容太多,面面俱到就没有重点,反倒容易弱化对音乐和土地的感情。同时,代表性的音乐元素更是不能少,湖南民歌是特色,民歌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让其更有传唱度。”他更是举例说明,“萨顶顶这些歌手就是,他们把民族风格揉碎写到流行歌曲中去,用他们的方式,结合当下时代的需求进行创作,所以他们成功了。”



      民歌是湖南音乐的主流,一句“民歌要揉碎了重组”,获得了满场掌声。付林对音乐发展的前瞻性的眼光着实令人佩服。就付林的这番言论,我们也随机采访了当天在场的词曲作者,他们皆表示湖南旅游歌曲一直以来都是民歌主流,付林老师一席话如醍醐灌顶,“就不说湖南旅游歌曲,湖南的歌曲千篇一律的复杂冗长的创作手法和咿咿呀呀的唱法,不仅吸引不了大众传唱,更难引起他们的注意,是时候改变一下了”。



      活动结束后,不少现场人员都争相想与付林留合影留念,平易近人的付林也一一允诺。



      两天的征歌活动让我们看到付林在音乐上的执着与热爱,他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对音乐的执着打动了在场的人,今年是付林从军从艺50年,愿这样一朵绽放在中国乐坛的奇花,将他“化腐朽为神奇”的创作能力和造星功力,为中国乐坛再留下一个时代的印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 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当事人(单位)如有异议,请参阅《删帖说明》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