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扩大投入增加 地产菜或将迎来春天

11.03.2015  11:45

  据《三农中国》报道,蔬菜,我们生活每天必不可少。蔬菜生产与批发主要分成阶段。第一阶段是八十年代以前,蔬菜消费季节性十分强,地产菜占据消费的主导地位,蔬菜生产、上市时间四季分明。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农产品批发市场迅猛发展,同时“保护地”栽培方式在北方的兴起,如山东的寿光,成为全国在北方最著名的蔬菜生产基地,形成了“卖全国”的流通方式,大量的反季节蔬菜外调,形成了“北菜南调”的格局,随着全国蔬菜基地的发展,个个蔬菜基地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全国形成了许多大型蔬菜基地,如山东的寿光、仓山,海南的蔬菜基地、广东和云南的蔬菜基地、兰州的高山蔬菜基地等,分时间段运往全国各地,大大丰富了我们的餐桌,各种鲜菜一年四季远远不断的走上百姓的餐桌,已经没有了“冬储菜”的概念,但是由于各个蔬菜基地是全国性的供货,又是集中在销售高峰期时供货,在个别时间段菜价相对较高。如春节前是菜价相对很高的季节。

  近两年,随着全国加大对农产品投入,提出了省长“米袋子”,市长“菜篮子”战略,地产菜的生产面积大幅度增加,同时也加大了对蔬菜基地的投入,保护地栽培的面积大幅度增加,地产菜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高峰期,以2014年的数据来看,每个7-9月份是我们合肥地区的伏缺期,菜价相对较高,但由于去年地产菜的上市,有效的平抑了这个时间段菜价,基本菜价同期呈明显跌势,再加上“惠民菜篮子”政策的出台,真正的体现了惠民,使百姓的菜篮越拎越轻。

  下一步,蔬菜生产将向精品蔬菜方向发展,大农业的形势的形成,丰富、惠民、安全已经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