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靖州举行独特飞山祭 民俗特色成旅游“招牌菜”

15.11.2014  17:14

(开幕式上的民俗特色演出,集中展现了靖州及周边地区“飞山祭”的盛况。)

(与舞台演绎不同,当地飞山庙中的显得古朴而虔诚。仪式中的“烧草鞋”地域文化突出,这是为了纪念“飞山爷爷”和将士们出征打仗保护边民。)

(随着《爸爸去哪儿2》的热播,地笋苗寨也成了游客们来靖州体验民俗文化的必经之地。)

(土特产博览会现场。除了杨梅和茯苓外,山核桃也是靖州的重要特产。)

  红网怀化11月15日讯(记者 姚冶)今天上午,2014中国·飞山文化旅游节暨土特产品博览会在湖南怀化靖州县举行开幕式。当天,当地民众在靖州飞山庙举行了一场独特的“飞山祭”。
  
  开幕式由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孟庆善主持。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震中,湖南省民宗委副主任范文彬,湖南省旅游局巡视员刘绵松,中国侗文学学会会长、湖南省侗学会会长吴宗源,湖南省苗学会会长陈志强等出席了开幕式。靖州县委书记钦代寿致欢迎词。
  
  飞山文化,最早见于《资治通鉴·唐纪》对“飞山蛮”的记载。唐末五代时期,靖州一带少数民族形成了一个以飞山为营、影响湘黔桂边区的民族集团“飞山蛮”。当时有位深受民众爱戴的著名首领杨再思,去世后被奉为神,称“飞山太公”,其塑像被供奉在“飞山庙”。每年重大祭拜日,都有省内外的诸多民众参与,形成壮观独特的“飞山祭”现象。今年9月,纪录片《寻访华夏飞山庙》摄制组曾深入湖南通道、广西三江、贵州黎平等地,发现飞山文化在这些地区影响深远。
  
  靖州县是我国唯一的苗族侗族自治县。以飞山文化、苗侗风情为看点的民俗风情游,已经成为了靖州旅游的又一份“招牌菜”。据当地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靖州全县共接待游客321.9万人次,同比增长30.6%,民族文化拉动旅游收入比重达旅游总收入的35%。而随着地笋苗寨在热播亲子真人秀《爸爸去哪儿》中的“出境”,靖州更是掀起一股民俗文化体验游的热潮。
  
  开幕式上,靖州寨牙岩脚侗寨、排牙山森林公园同时获得了国家3A级景区颁牌,靖州县获“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湖南省侗族文化传承示范基地”、湖南省苗族文化传承示范基地“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