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管并重 常德连续1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零”事故

15.01.2016  19:59

坚持标准生产和严格监管‘两手抓’、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常德连续13年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零’事故”。1月13日下午,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经验获推介。

2015年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7%以上。全省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2083个涉农乡镇全部建立监管机构,核定县乡监管人员编制5465人、设立村组监协管员2万余名,1609个乡镇配置了办公设施和检测仪器。建立菜茶果标准园200余家,创建生猪和水产品标准化示范场460多个,实行标准化生产的农民合作社2.3万余个、农产品企业1.5万余家,标准化种植面积达4200万亩、核心基地突破2200万亩,生猪标准化养殖突破3500万头,水产健康养殖示范面积200多万亩;建立绿色食品原料基地800多万亩,“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发展到3000余个、年产量1500多万吨,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产业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省农委副主任兰定国出席会议,他强调,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之年。各级农业部门要紧紧围绕“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这一目标,把住“确保不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件”这条底线,全面加强综合监管能力建设,强化全程质量安全监管,大力发展标准化和“三品”生产,切实加大质量安全监测力度,深化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快建立追溯和信用体系,不断推进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严格督办考核和责任追究,推进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常德市政府副秘书长郑志鹏出席会议并致辞,他说,常德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粮油果蔬茶生产在全省占重要地位,在全国有一定影响。一直以来,常德都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四个最严”的要求来加强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监管,连续1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农业工作连续多年被省农委评为先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民生大事,我们将继续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更加务实的精神,加强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省农委质监处处长严德荣主持会议,他指出,2016年我们要进一步健全农产品检测体系,规范乡镇监管站的运行管理,强化市州县市乡镇检测机构队伍的建设,完善安全生产标准修订,进一步加大安全查处力度,促进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市农委副主任谢真新在会上作交流发言,他说,2011年,市政府与省农业厅签订《共同推进常德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合作协议》,在全国率先整市推进农业标准化,2014年,我市农业标准化建设经验在全国推介。围绕水稻、蔬菜、油菜等十大主导产业,制订农业技术规范572项,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265个,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11719个,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034个,居全省第一。其中“太青双上绿芽茶”等8个农产品获评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金健”等14个农产品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全市208个乡镇基本建成市、县、乡、村、组五级监管网络,建立省级环境监控点10个,市级动态监控网点60个,无公害认定面积达620万亩。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持续推进标准化生产,依法履责、求实创新,促进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省农委法规处、省绿办、省农药检定所负责人,省畜牧水产局质量安全与兽药管理处负责人,市州农委质监科科长、检测中心主任、农业行政执法支队队长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