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驾车溅水花,带来的是双重考验

29.05.2015  12:18

  ◎张若卿

  “刚出门走在路边,一辆小车呼啸而过溅了一身的水。”近日下了几场大雨,由于驾驶员不留意,星沙不少行人遭了这样的“罪”。这看似小事,其实折射着一座城市驾驶员的文明素质。(5月19日《星沙时报》)

  穿着崭新整洁的衣服,匆匆忙忙赶去应聘,不料途中却被飞驰而过的汽车溅得一身泥点,顿觉尴尬愤慨却又无可奈何。类似这样的事情,相信不少人都遇到过。雨天出行,是否会被溅上一身泥水,这道题考的不仅是这座城市驾驶员的文明素质,还有这座城市的管理智慧。

  驾驶者的公德心和同理心面临考验。相信不少司机都明白,雨天快速过坑,必然会溅起水花,必会殃及行人。但许多司机仍任性地选择了在雨天上演“速度与激情”,而不会去停一停。先不论较抽象的公德心,只论基本的同理心,怕是这些司机都不曾拥有。这一刻驾车的你,下一刻也会是行人,若能将心比心地想一想,此情此景下自己泥点遍身的尴尬处境,脚下的刹车可否会紧上几分呢?若能换位思考,被积水溅湿后自己的心情,一句“对不起”是否会脱口而出呢?毕竟,只有具备公德心和换位思考的意识,驾驶者才会自然地将其转化为外在行为。

  城市管理是否到位面临考验。当下,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部分路面难免出现坑洼。若能及时填补,自然是最好。若是一时不能填平或解决,该如何提醒驾驶者与行人或者采取怎样的应急补救措施,考验着这所城市管理者的态度和智慧。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机动车上道路行驶,遇有沙尘、冰雹、雨、雪、雾、结冰等气象条件时,应降低行驶速度。”这意味着,驾车溅起水花若致人利益受损,受害人可依法向“无过错责任人”提出索赔。在这点上,城市管理者如何帮助事件中的弱者取证、如何引导其通过相应的曝光平台甚至是法律途径来维权,很值得探讨。毕竟,城市管理,不应以事小而不为。

[编辑:吴家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