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初三:明起全省将降雨降温 老中医教你如何防治寒病

10.02.2016  19:20

   [前言] 湖南春节气温前高后低,今日起湘中以南最高温可达25℃左右,明日起全省多地将迎来猴年首场雨,湘中以北局地有暴雨,气温下降明显,极易引发感冒和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作。湘雅二医院知名中医黄道生教授为“星辰在线”提供专稿,教大家如何应对“寒潮”及防治寒病。

长沙近期天气预报

      相关链接: 长沙“早春模式”将切换 未来三到四日降温幅度大

  冬天刚过,春天来临时季,寒温交替,古人称之为“气交变”。在正常情况下,立春之后,气温逐渐回升,日益温暖,若突然“寒潮”来袭,中医谓之“暴寒”,它超越了人体正常的调控范围,打破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与统一性的平衡)。这种特殊的恶劣气温(寒冷)便是淫邪,成为致病的因素,导致寒病症,引发人的整体和局部病变、多属于寒病症。

   一. 寒邪致病的特征

  寒为阴邪,主要伤害人体阳气,使之失去温煦、充养脏腑、经络、血脉、皮肤、肌肉等组织的功能。发生寒病证或诱发其他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体温不升、怕冷、皮肤出现疙瘩、寒战、体表和四肢厥冷,口唇及肢端凉冷。

   二. 常见病证:

  1. 寒邪犯脑:寒邪直中颅内血脉,气滞血瘀,循环不畅,猝然梗阻。多见于中风,脑梗塞,表现为头痛、呕吐、四肢厥冷、瞳孔散大、神志不清,抢救不及时、不恰当可猝然死亡。

  2. 寒邪犯心:寒邪直中心脉(或原有心脏病患),使血脉瘀阻,如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症见胸痛、胸闷、烦躁不安、手足厥冷、脉搏摸不着,严重者“朝发夕死”。

  3. 寒邪犯肺:外寒由皮毛、口鼻而入,损害肺、气管,诱发和加重原有疾病,如慢性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甚则造成痰湿阻塞肺、气管,发生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而死亡,老年儿童群体多见。早期表现有的仅为感冒样症候,而被疏忽,导致病情加重,不可逆转。

  4. 疫病:寒邪导致者多称“寒疫”。极具传染、流行性,危害极大。2003年最初在南方发现的“非典”,便是其典例。当年冬末春初,出极端寒冷天气,研究表明病原为冠状病毒,与“寒邪”关系甚密。

  老年人形体虚弱、脏腑功能衰退、御寒力低下;儿童幼稚之躯、形气未充、脏腑娇嫩。故老年、儿童正气虚弱,免疫功能缺损,抗病力下降,而易遭“寒”邪侵袭,罹患上述各种寒病证。

  三. 预防老年人、儿童寒病证要点:

  1. 加强对寒邪致病危害性及防治意义的重视。树立防患意识,保持高度警惕。

  2. 科学制订预防方案(措施)。根据四季气候变化及特殊气象的发生和“寒者温之”的原则,从衣、食、住、行等方面,采取提高人体正气(抗病力)、防寒、避寒、保暖等措施。如饮食宜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高热能量类食物,如:牛、羊、猪肉类,禽蛋类,辛温菜蔬,生姜、大蒜、葱、胡椒等。行方面宜控制户外活动,不宜远行,不宜聚众活动。居住环境既需要保暖,又要维持空气洁净新鲜。可适当采用艾叶、陈醋,熏蒸等法。对体表部位使用芳香辛温药物煎水,搽擦局部或足浴,可防治冻疮。

  3. 积极治疗原有慢性疾病。如慢性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及其他心脏病患,中风,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务必坚持治疗,不可任意中断。

  4. 抓住寒病证的先兆,防患于未然。寒病证先兆表现为:怕冷、寒颤(战)、疼痛、无汗、体温不升。病症初始期出现的所谓“感冒”样症候时,当及时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病势恶化和逆变。

                                                                                                                                                            湘雅二医院知名专家门诊 黄道生

                                                                                                                                                                        2016年2月10日

      注:星辰在线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简介]

  作者黄道生教授

  黄道生,中医内科学主任医师,教授。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名中医。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毕业湖南省中医进修学校(湖南中医药大学前身),留任湖南省卫生厅中医处任中医师,从事中医医疗、教育、科研管理工作。七十年代初调本院中医科,先后历任中医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讲师、中医学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教授,主任医师。曾任中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

  兼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首届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函议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评审专家、国家中医管理局厥脱急症恊作组湖南组长、湖南中医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中医内科学会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南分会资深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湖南中医杂志》编委,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中医药研究组组长等职。几十年潜心医学耕耘,在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医学方面成绩显著。擅长内科温热病,心脑血管病等,临床效果颇佳,并进行深入硏究,革新中医药治疗急症的方药和剂型,先后完成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课题多項,主持和完成国家中医药“八五”科技重点项目(攻关)《急性心肌梗塞合併休克及心律失常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专题及《救心复脉注射液治疗厥脱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分题,经国家验收达国内先进水平。

  主编参编中医著作9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如救心复脉注射液治疗阳气暴脱证(神经原性休克)。救心复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原性休克(冠心病急性心梗所致)40多篇。主编参编著作有等11部.教学上担任本科、西学中、硕士研究生教学,贡献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