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竞风流——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08队发展纪实

06.10.2014  20:06

2008年12月,湖南郴州,南岭山脉深处的王家坊矿区,青色的大山冷峻威严。

半山腰上,一台20多米高的钻塔被绿色塔布围拢着,狭小空间里,钻机轰鸣,空谷回音,缭绕不绝。

200米、500米、800米……随着深度的不断加大,钻机钻头遇到的阻力也在不断加大。在这一地区,各类岩层复杂,岩质软硬交互,断裂构造破碎发育,岩溶涌水漏水严重等多重技术难题齐齐困扰,垮孔、断杆、漏水等经常出现。坚守在这里的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08队六项目部的队员们,内心随着钻头的每一寸深入而波澜起伏:这样一次超深、超斜、超难的“三超”钻探,会成功吗?

困难接踵而至,1000米垮孔、1200米断杆、1300米漏水……

坚持,坚持,再坚持。不断调整钻探工艺、不断改革泥浆工艺、不断缩进钻进、不断跟管钻进,前进,前进,再前进,1400米、1500米、1600米……

终于,在1708.3米深处,通过对提取的岩心分析,确定该地区有矿储量。

我们成功了!

群山沸腾了。队员们欢呼雀跃,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南方地区多金属固体找矿岩心钻探技术的第一深孔,队员们自豪地给这个孔取了个“大大的名字”——三湘第一深孔。

这是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08队辉煌业绩的一个缩影。有着60年建队历史的408队,常年辗转湘南、粤北、桂北、赣西、黔西的崇山峻岭,足迹深入新疆阿合奇布拉克,还跨出国门到赞比亚穆希马和苏丹从事风险地质勘查,探明的钨、铋、土状石墨储量居一度高居全国第一,仅钨矿一项,就超过美国、加拿大、前苏联的总和。60年沐风栉雨,一代代地质人的青春和汗水在大山深处竞风流,执著地书写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与眷恋,成为湖南首个“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

 

(图1:1992年该队荣获全国功勋地质队称号)

找矿——主导一场“美丽湖南”湖南的世纪约会

这,是一场怎样的约会?

大湖之南,雪峰山下,南岭山中,这块2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深处,隐藏着另一个更为美丽的“湖南”。

历时20余年寻找,埋藏在南岭山脉深处的世界第一个世界级特大型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郴州柿竹园多金属矿,穿越亿万年时空,欣然而来;

2400多人,历时5年零2个月不停寻找,全国十大铅锌产地之一的黄沙坪上银山,再次从历史的烟尘中现身,走到世人面前;

全国唯一大型土状石墨矿——鲁塘石墨矿,郴州大顺窿、刘家塘、绿子坳铅锌矿,耒阳上堡稀有金属矿、桂阳桐木锰矿、新田岭钨多金属矿……一个个宝藏携手亮相,呈祥而来。

有了他们,“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矿产之乡”的湖南,方才名副其实。

至此,一场地上“湖南”与地下“湖南”的美丽约会,正式开场。

准备这场美丽湖南世纪约会的导演,就是408队。

1954年4月,年仅28岁的408队第一任队长王恩耀拉起26人的找矿队伍驻扎桂阳黄沙坪上银山。黄沙坪为一古老矿山,当时,这里杂草丛生,大小老窿密布,炉渣废石遍地堆积,一片荒凉。没有任何资料,他们从找老窿入手,一步步伸向大山深处,到1955年6月,先后打了2个50米普查钻孔,发现了30余米厚的富铅锌矿体,经化验,工业品位达7%。中南地质局决定在黄沙坪展开勘探会战,抽调24台钻机开进黄沙坪,职工由100多人增加到2400多人。5年零2个月,完成钻孔230多,总钻探进尺9万余米,探明铅锌矿金属储量100多万吨,同时还探明了钨、铜、银、磁铁矿、铋、铀、硫等储量,为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献上了一个全国十大铅锌产地之一厚礼,给刚刚起步的湖南冶炼工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料基地,也为郴州提供了第一个国有大型矿山企业支柱产业。

郴州柿竹园是一处百年老矿山。早在明朝嘉庆年间,就有人开矿,炼铜炼银。新中国成立后,共和国工业百废待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为了找到更多矿产地,国家曾经不远万里请来苏联专家,到柿竹园找矿。苏联专家到这里转悠了大半年,石头石块敲了不少,最后拍屁股走人,临了丢下一句,“柿竹园没有希望了,这是一个呆矿。

408队人不服气。50年代末,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决定亲自啃一啃这块“呆矿”,看它究竟是“真呆”还是“假呆”。

吃得苦,霸得蛮。408队人发扬湖南精神,把队部搬到柿竹园,进行勘探大会战。归国华侨,总工程师陈仕谋精心设计了“490”坑道剖面,发现了网状石英脉和云英岩,揭示了柿竹园成矿规律,地质工程师龚静夫和王昌烈等同伴在破土动工的柿竹园矿385主运输坑道里,穿过花岗岩体又见到了厚厚的矽卡岩和云英岩,揭示了柿竹园矿深部又是一个大矿的秘密,1979年,408队圈出了钨锡钼铋矿总储量167万吨,宣告了“呆矿”救活,世界级特大矿的诞生。当80年代初,总工程师陈仕谋在巴黎国际地质大会上向世界宣布:柿竹园多金属矿床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超大型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时,世界为之一震,先后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著名地质专家和学者前来考察。1986年,国际地质学界权威、澳大利亚著名岩浆岩专家查尔博士,站在柿竹园多金属矿的山顶,赞叹道:“了不起,一个矿床共生和伴生有用矿物40多种,真是世界罕见的有色金属矿产博物馆!了不起,创造这个奇迹的408队人。

60年来,408队先后完成黄沙坡铅锌矿、柿竹园多金属矿、鲁塘石墨矿、新田岭钨矿等140余座大中型矿产勘探,探明29个矿种,矿产储量2.3亿吨,潜在经济价值数千亿元。

 

(图2:2008年该队在郴州市王家坊矿区开展深孔钻探施工,创下单孔钻探深度1708.6米的三湘第一深孔记录)

转型——勾勒一幅“一体两翼”、多元发展的未来蓝图

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行性工作。我国大规模开展地质工作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地勘单位普遍采用行政方式组建,事业机制管理。改革开放后,根据国家体制改革后的新形势,产业发展呈现了以工勘为主全面发展多种经营的新格局。1988年5月,湖南省地勘局首次在全局范围内对408队实行资产抵押招标承包经营。25岁的助理工程师方先知中标当队长。在方先知的带领下,408队在地勘单位改革、产业市场化道路上锐意前行,吹响转型发展的时代号角。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该队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相继组建了湘南工程勘察公司、广东分公司,主动出击全国各地的工程勘察、建筑基础、铁路公路桥梁,水库大坝选址等施工项目。成功施工了4个施工队伍干过又退出的广深高速铁路石龙南大桥桥墩桩基础工程;在广东首次承接了近1000万元的东莞金升花园32层商住综合楼桩基础项目,后又圆满施工了广东东莞三元丽宛人工挖孔桩项目,其中14号桩深度45.6米,为当时全国之最,获原国家建设部肯定。

进入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地质工作,明确提出,“加强地质工作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提高国内资源供给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保障人民生活、保护生存环境、支持城乡建设,以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408队紧抓机遇,乘势而上。全力打造“大岩土”产业链,形成了地质勘查、勘测施工、深孔钻探三大主导产业。实施专业化、规模化经营。为进一步拓展市场,实行项目部招标承包聘任制,全面激活了干部队伍工作活力。队先后2次承接了郴州联合国国际小水电的压浆灌注和人工挖孔桩项目。1999年5月,首次进入湖北巴东宜万铁路线路勘察,与铁一院、铁三院、铁四院结成了战略伙伴,从此开通了408队10年的铁路线路勘察黄金蜜月期。先后完成武广高铁、长昆客运专线等全国11个省市,8条主要铁路干线的线路勘察。

十八大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要“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地勘单位改革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积极顺应这一历史大势,408队深刻研判国际国内形势,结合自身实际,明确了单位改革发展思路:“以地质勘查业为龙头,以勘测施工和深孔钻探为两翼”的发展战略,迈开了“科学发展、富民强队”步伐。目前,408队业务领域已全面涵盖矿产勘查、地质钻探、水工环地质、地质灾害治理、岩土工程、土地整理、土地确权、物业开发和医疗服务等领域。

2013年,408队实现经营总量2.17亿元,对外收入1.77亿元,分别是2007年的1.5倍。

 

形象——上演一出“最美地质郎”的文化盛宴

论语·雍也》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之间,的确令人迷恋。但常年在深山与山风岩石为伴的地质队,是一个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需要特殊奉献的行业,地质队员更是一个面对花花世界,需要常年把眼泪留给牵肠挂肚的家人,把清贫寂寞甩给深山峡谷的人。年轻的一代很难受得了这份苦。

408队深知其中道理,始终把单位文化建设放在重要日程,通过文化建设凝心聚力,把408队打造成精神的高地,人才的沃土。60年来,该队先后涌现了5名全国劳模,9名省部劳模,8名市局级劳模和19名队劳模,有15人走上了副厅级以上领导岗位。

 

(图3:2014年,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方先知到该队指导工作)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部分年轻队员的思想不可避免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408队未雨绸缪,1991年,该队以职代会形式,确定了“艰苦创业、尽职奉献、开拓进取、再建功勋”的408队精神,鼓励年轻一代积极向劳模学习,做“三光荣”精神的传承者和发扬者,开拓进取、再建功勋。

进入21世纪,该队又适时配合品牌战略实施推出了和谐地勘文化,精品地勘文化新理念,文化建设实行“一岗双责制”,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各部门、项目部的一把手,围绕发展抓文化、抓好文化促发展。在内部管理上,狠抓民主管理,队务公开制度自始至终不动摇,2008年来还搭建了生产例会制度平台,2014年开通了手机微信,促进了爱岗敬业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强化。同时,投入资金优化、美化、亮化了办公环境和生活环境。

一系列的文化建设,让408队整体风貌上了新台阶,一改地质队员“傻大黑粗”的形象,受到社会各方高度赞誉。在四清水库抢险,华塘、保和干旱找水、郴州“碧利斯”、“格美”洪灾、郴州百年难遇的抗击低温冰冻等重大活动中,处处都有408队“最美地质郎”的身影,队多次被中国化学能源工会“优秀单位”,被省地勘局授予“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被郴州市委授予“企业文化示范点”、市国资委授予“书香型企业”。

考量一个国家的发展,可以从两个角度透视:历史、地理。历史的基本要素是时间,地理的基本要素是空间。国家如此,单位也是如此。

扎根南岭山脉的408队,用60年时间,急国家所急,为祖国找大矿,找急需的矿,成果无数,功勋无数。进入新世纪以来,充分发挥地勘队伍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主动将自身发展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了新的跨越。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408队将秉承‘大地质、大服务、大发展’理念,坚持‘地质工作立队、产业发展强队、和谐建设兴队’发展思路,力争把地勘精神、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发扬光大,力争使产业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力争队伍和谐稳定,幸福指数不断增强,力争开创富民强队新局面,再续新的功勋。”408队队长李定桥、党委书记曾风山说。(万波/文  通讯员/谭跃进 )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