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经阁”里的爹爹 为村民提供科普“大餐”三十载

22.08.2016  17:35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8月22日讯(记者 廖真怡)“造小蜗庐,愿家家新居胜我;办图书户,望户户书画飘香。”在长沙县黄兴镇的李中笑农家书屋,大门上的楹联格外打眼。从1980年开始提供图书义务借阅,到如今已有三间阅览室、藏书23000余册,书屋主人——年过八旬的老人李海兰用三十余年如一日的贴心服务引导村民多读书、读好书,这个私人创办的小小书屋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村科普文化中心。

   每逢节日坚持给村民送书

  烈日当空,但在葱郁林木的掩映下,李家书屋仍有丝丝凉意。走进堂屋,正面墙上的一张旧照片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照片中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在李家书屋与李海兰的女儿李中笑亲切交谈。“那是1983年,胡锦涛同志来到我家视察并当场题词,之后又3次寄信勉励我们:‘使图书户成为本队青少年陶冶性情、增长才干、了解社会的知识库。”李海兰坦言,虽然当时的书屋基本上是“墙上两颗钉,中间一根绳,绳上挂书本”,阅读环境很差,但依然咬牙坚持了下来。

  “六一”给孩子们送书,“七一”给党员送书,“八一”给退伍军人送书……为了让书屋发挥最大用途,李海兰坚持节日送书。平常闲暇时间,他便常常带上各类书刊,走家串户宣传种植、养殖知识。一些老年人喜欢看保健医药方面的书,他便特地找来医药书籍,并抄录下书中的鱼腥草、车前草、夏枯草等条目,用纸条告示其用法。

  黄兴镇花卉苗木产业发达,每当有外地人来买卖装运,书屋门前的井边便会备一桶水,放上一条毛巾,让前来的客人洗脸舒神后,方便在书屋里翻阅书刊杂志。喝上一杯茶,不知不觉中,书也看了,事也办了。

  看书学习种花,种花变现供书屋

  李中笑农家书屋建成后不久,长沙县图书馆送来一批书,其中有一本《园林花卉》。“我参考这本书种树养花,收效很好,家庭收入越来越多,小日子也越过越好!”李海兰饶有兴致地带我们参观他家的茶花林、珊瑚花棚,满园花木长得十分旺盛。

  要不断吸引农民来看书,就要不断更新书目。李海兰每年至少花上千元买书,有一年他家的花木卖得多,毛收入八万多元,就一次买了一万余元的书。“我家是用书种花,以花养书。”李海兰笑称。有了李海兰一家的积极示范,周边农户的学习热情也日益高涨起来。

  现在正值暑假,阅览室内不少小朋友围坐一团,或写作业或看课外书籍,满脸认真专注的神情。“我看四大名著时,将不认识的繁体字、生僻字抄下来,李爹爹会和我们一起查字典。”在黄兴镇中心小学读三年级的李佳玉是书屋的常客。不仅辅导孩子们读书,毛笔字写得好的李海兰还在书屋开起了免费培训班,受到家长、学校的一致好评。

  “我虽然年过八十,但这个书屋仍会继续办下去,带领大家一起科普知识、学习文化,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今为书屋操劳了小半辈子的李海兰依然精神抖擞,工工整整地填好借阅册后,又转身走向一排排书架开始精心整理起来。

[编辑:李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