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3万台农机“闹春耕”

20.04.2016  14:27

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近日,常宁市罗桥镇依湖垌那广袤的万亩稻田上紧锣密鼓“隆隆隆”地打响了一场春耕战役,20台插秧机组成的农机战队纵横驰骋,翻滚一层层欢腾的“泥浪”和一排排“立正站好”的秧苗。

近年来,常宁市采用“大补贴+促合作+保安全”的政社联手模式,紧扣农机工作推广、使用、监管等各项环节,有力破解农机“买不起”、“用不上”、“不会用”三难,实现“政府推进+合作社运营+机收参与”的多赢局面。

大补贴助推广,解决农机“买不起”的问题。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实施,越来越多的群众购置了农机,一些诸如旋耕机、插秧机、飞行喷洒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逐步在常宁市得到推广和普及,成为春耕备耕的主力军。近几年,该市共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900万元,补贴机具8000台套,新增农机总投资1.2亿元。今年,常宁出动旋耕机25805台、插秧机215台、拖拉机3970台,投入到春耕备耕工作中。

促合作助使用,解决农机“用不上”的问题。政府奖励、部门扶持,合作社出资购买高效农机,农民与合作社签约使用,实行资源共享,提升作业效率。目前,全市33家农机合作社全部参与到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410台(套)大、中、小型农机具,承担着全市65万亩耕地的生产作业任务。2015年该市成功申报省级现代农机合作社8家、衡阳市级现代农机合作社3家,成为衡阳市申报成功最多的县市。

保安全强监管,解决农机“不会用”的问题。组建农机专业服务队、建立农机培训和技术推广中心,通过现场指导、集中办班培训、送省培训等方式,指导和帮助农机户对机械进行检修、保养和调试,不断提高农机驾驶员实操技能,帮助农户进行田间管理,杜绝农机具“带病”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