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经开区:打造现代城市工业经济综合体
镭目科技机器人可在最恶劣的环境里工作,往炙热的钢水里加保护渣、从1000多度的钢水里取样,它们替代重复无趣的工位,为钢材喷号。 刘晓东 摄
菲亚特品牌首次为中国市场特别打造的概念展车Ottimo致悦Mefisto在长沙车展上劲酷登场。
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
用好思想武器,提升服务品质
众所周知,发展软环境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2014年以前,长沙经开区就致力于以深度服务打造优良投资创业环境。牢固树立“视企业为上帝”、“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优化审批流程,简化行政审批,成立全程代办服务中心;建立企业生产“宁静日”制度;推行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制度;强化执法监督,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率先在全省探索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但长沙经开区决策者深知,服务永无止境。尤其是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亟待破解发展困局时,更需要着力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发展软环境,才能平稳过渡甚至逆势上扬。
优化软环境的关键在于人。如何擦亮每个人的思想底色,促推观念的“转型升级”呢?一场自上而下的思想洗礼为长沙经开区送来了强有力的精神武装。
它就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自2014年3月以来,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园区深入开展八个多月,全区党员干部普遍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警醒和精神洗礼,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得到有力弘扬,“四风”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突出问题得到切实解决,贯彻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和刚性约束已然形成。
通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长沙经开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为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联系服务群众等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全面优化园区经济发展软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切实转变发展指导思想。
以前,很多党员领导干部心中有根深蒂固的“GDP情结”,为换取短期的GDP增长,不惜牺牲环境和资源。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会议上提出,要“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让居民记得住乡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来,长沙经开区严格按照这一要求,坚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统筹兼顾,孜孜不倦构建“两型园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走绿色发展之路。“观念必须要变,开发区不能单纯地把规模工业的增长当成唯一追求的目标。目前,我们正在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后,大规模的拆迁、推山平地再也不能搞了。”长沙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李科明坦言。今年以来,园区全面启动了“三年造绿行动”,计划总投入4.5亿元,重点推进道路绿化、工业绿化、小区绿化。
—切实增强为民服务意识。
通过创新运用“学习与服务”、项目建设联点、互联共建等平台载体,党员领导干部真正打通了联系服务企业群众“最后一公里”,说话办事更暖心了,下基层次数更多了,与群众的心贴得更紧了。
9月26日,长沙经开区工管委领导班子在《长沙晚报》作出“力行‘八个带头公开承诺,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将在规范用权、发扬民主、服务基层、改进文风会风、遵守行为规范、厉行节约、廉洁自律等八个方面起带头示范作用,邀请群众监督。10个涉及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民计民生的部门(单位)就服务企业、项目和群众方面也作出了承诺。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长沙经开区大力转变政府职能和干部作风,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服务企业群众,为其解决实际困难。新增园区穿梭巴士、加快公租房建设、推进职工之家建设、启动招才引智三年行动、领导联点征地拆迁……这些措施的施行,使一批园区群众关心的住房难、就业难、出行难、维权难等问题得到缓解,一些园区企业反映的审批难、融资难、招工难、创业难等问题得到大力整改。
—切实提高工作效能。
长沙经开区试行一年多的《关于深化行政审批改革、优化办事流程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园区行政审批时限由原来177个工作日压缩为42个工作日,审批办理时间整体上在法定时限内压缩3/4以上,其中外资企业设立审批、工商设立登记、组织机构代码证办理、地税登记、产业环保、国土审批等前置审批压缩为18个工作日,规划、消防、人防、防雷、招标、建设等审批、备案、验收压缩为24个工作日。其中一个突出案例是,区工商分局从改革商事登记制度着手,进一步优化流程,出台了优化行政服务15条方便企业的具体举措,精简前置审批事项,变“先证后照”为“先照后证”,深受企业好评。
—切实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通过督查室及纪检监察审计室,行使监督督促职能,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定期对全区重点项目进行逐一梳理,按照投资规模、推进难度、风险等级等重点监督资金使用、建设质量、工程进度等,发挥职能作用解决好影响和干扰项目建设的问题。定期举行经济发展优化环境现场问政暨测评会,广泛听取各界的意见建议,对现场问政和测评收集到的意见,百分百打收条。畅通监督渠道,受理投诉举报,在《产经周刊》、长沙县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上开辟教育实践活动意见箱,公布24小时热线电话,随时接受企业群众反映举报。
—切实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活动开展以来,长沙经开区对2000年以来发布的211项制度和政策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出台29项富有操作性的制度办法,构建了更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运行规则和制度体系。特别是结合园区实际,进一步健全了工管委议事决策制度,推出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问责问廉问效办法、制度廉洁性评估办法,有力地强化了制度出台、执行的刚性约束,形成了制度运行的动态管理机制,真正做到了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长沙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高杰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统筹兼顾,把开展活动同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事实证明,我们完全做到了这一点。”
“精简、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是吸引我们来长沙经开区投资创业的重要原因。” 采访中,有不少企业对长沙经开区的发展环境给出这样的评价。
朴实的话语,却是最高的赞赏。
由制造园区迈向“智造”园区:
星沙“智造”,创新驱动凝聚发展内生动力
宽松自由的发展环境,让创新的源泉尽情奔涌。
“钢铁铸造高温高热多粉尘,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意义重大。”镭目科技总裁助理李兵介绍,“我们不直接生产设备,但可以为设备配套全面的智能化系统,让机器代替人工作。”
比如,钢铁铸造时要加保护渣保证铸坯质量,需要两个工人同时在高热的浇铸流水线边用耙子不断地将保护渣推入钢水,劳动机械强度大,产生的粉尘对人体伤害很大。不仅如此,人工加渣不确定因素多,很难保证均匀加渣。用镭目科技的机械手加渣则不会存在此类问题。
现在镭目科技可以为炼钢的全流程提供智能化方案,并定制智能化产品。
李兵介绍,镭目科技500名员工中有50%以上为研发人员,每年销售收入的20%投入研发,公司是湖南两家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之一,连续三年产值和销售收入倍数增长,今年销售额3.2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5%以上。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从“制造”到“智造”也更需要制度的保驾护航。
管委会副主任黄瑶认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长沙经开区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企业创新,保护知识产权。”
近年来,园区陆续出台了《关于建设创新型园区的实施意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不断提高知识产权的产出率和转化率。
湖南瑞翔新材料是一家专业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总部设在长沙经开区,目前已开拓了三星SDI、LGC、SONY、美国3M、比亚迪、力神等国内外知名锂电池制造企业的高端客户群,营销网络覆盖华东、华北、华南及韩国本土市场,公司60%的以上的产品都销往海外。
通过与美国3M持续6年的DEM战略合作,公司于2013年9月获得美国3M在三元材料方面的专利授权,面向全球销售三元专利产品。这种由镍、锰、钴组成的三元正极复合材料是目前用于动力、蓄能电池的主要材料,在供电平稳、热稳定性能、安全节能等方面表现突出。在重量相等的前提下,使用三元材料的电池成本能降低三分之二。
“在研发过程中,理念的形成尤为重要。我们每年的研发投入达到4000多万元,占了销售所得的30%-40%。”瑞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顺国说。今年,瑞翔新材料产能达15000吨,预计产值将达15亿元。
今年5月,管委会出台了《专利驱动创新发展鼓励办法》,计划三年投入1.5亿元鼓励企业专利发明创新。对年均发明专利申请在30件以上企业,给予100万元资助;对主持制定国际标准并拥有该标准必要专利的企业给予100万元资助;同一企业当年资助总额最高可达500万元。
目前,园区拥有省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4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11家,园区专利拥有量和专利质量位居全省前列。
今年,长沙经开区正式获批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是湖南省首个获此殊荣的产业园区。
创新也离不开人才。
“走出去”,“请进来”,2013年,为广揽天下英才,打造人才“洼地”,支持创新创业,长沙经开区制定了《招才引智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人才政策,计划在3年时间内投入2亿元资金,大力引进和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和技能型人才。
安普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园区通过招才募贤寻觅到的高新企业。安普诺的企业高层大多是在海外工作多年的高端人才,拥有针对大气减排的核心技术。
“园区对我们非常重视,从办公场地到居住场地都给予周到的安置,还提供了一定的研发资金。”安普诺创办人彭峻坦言,正是园区这种务实的工作态度,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最终下定决心回国发展。彭峻本人曾先后入选市“313”计划、省“百人计划”专家、湖南省特聘外国专家,目前已参加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评审答辩环节。
该行动计划为入区人才提供包括50-500 万元不等的项目资金扶持、50-150 万元不等的银行贷款贴息、办公住宅租金补贴、购房补贴、交通工具支持、财政奖励等全方位政策支持。
为提升招商引资质量,长沙经开区注重发挥专家团队的智囊作用。规定重大投资项目入区必须先经过专家论证和评审才能最后进入行政决策程序,进一步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降低决策风险。
同时,园区还在美国硅谷设立了“长沙经开区海外招才引智工作站”,将招才引智的触角延伸至海外。
去年以来,管委会先后接洽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50余批次,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较好的项目,达到了“引进一批人才、带动一批项目、促进一个产业”的初衷。
产业多点支撑平稳发展转型:
引导主导产业调整产品结构,培育新兴产业规模
在强大思想武器的引领下,长沙经开区全速发动创新驱动“引擎”,突破转型发展瓶颈,引导产业多点支撑平稳发展,朝着现代城市工业经济综合体目标阔步迈进。
1 主导产业 引导价值产业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面对工程机械、汽车产业产能过剩此起彼伏之声,长沙经开区始终认为,产能过剩并不意味着整个行业过剩,经济困难并不意味着整个行业困难。
如果背负沉重的旧包袱前行,势必被远远地抛在后面。而丢弃载重,又只能空手而归。对于如何在旧包袱中翻出新意,将“高重量”转换为“高质量”,长沙经开区决策者认为,要引导价值产业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逐步实现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与产品升级转型。
为改变工程机械属地配套率较低、核心零部件缺乏的现状,长沙经开区连续多年举办“中国(长沙)工程机械配套件博览会”,邀请主机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深度融合、无缝对接。
同时园区筹建“中国(长沙)工程机械交易展示中心”,用地2000亩,总投资60亿元,是一个集工程机械研发、展示、交易、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平台,目前已有美国卡特、日本日立、韩国斗山、中国龙工等行业巨头抢滩4S店。
在产业低潮期,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却在稳步构建,装备制造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基础也正在夯实。
于是,正当全国工程机械行业萎靡不振时,由中国铁建重工集团公司研制的盾构机以优异的品质成功进入高铁、地铁、高速公路、南水北调等重大项目工地,大显神威,逆势上扬,其增幅高达60%。
“2014是我们的转型年,如今我们的企业正逐渐向创新型、服务型、哑铃型三型转变。”中国铁建重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周海祥介绍。
哑铃型,即企业人员集中在研发和销售两端,一线制造员工减少,将一些环节委托外包给加工企业制造。
由于人员进行了哑铃型重组,铁建重工也顺利过渡到服务型企业,将服务前移到机械设计流程,让每一种产品都成为“定制型产品”。
“可以这么说,我们没有两台完全相同的产品。”周海祥说,所有的产品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订单来了才生产,这样也不会有产能的积压。
定制化的产品,突破了传统制造业的规模化生产旧模式,满足了客户需求,适应了时代趋势。
12月26日,完全由铁建重工自主研发生产的TBM大型掘进机将下线,预计明年始发,其他新产品也将平稳推入市场。掘进机依赖进口的局面也因此改变。
区内另一家工程机械企业恒天九五瞄准客户需求,细分市场,其生产的水利机械产销两旺,保持了15%的增速。
“我们进入细分市场,试图做出差异化。”恒天九五重工副总王喜山认为,一方面在行业的大蛋糕里进行小细分,比如在挖机产品中主要突出小挖机。另一方面,在无人做大的领域进行开发。例如便携式旋压钻机则是细分出的小产品。这种挖机易于组装、方便运输。其中,恒天九五研发的电旋挖也是全球首创。
抓住绿色出行的趋势,恒天九五还在自行车方面进行了试水。最先进的自行车,能积蓄下坡能量,感应到上坡角度时自动发力。这种高端自行车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下一个标签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新板块”
一个园区,8家整车生产企业。
近年来,长沙经开区汽车产业蓬勃发展。
2013年,长沙经开区成功引进湖南有史以来最大的实体投资项目—上海大众长沙工厂,该项目首期投资120亿元,达产后产能为30万台整车,将实现年产值1200亿元。
目前上海大众长沙工厂总装、焊装、涂装、油漆车间均已建成,12月样车将正式下线,2015年5月将全面投产。
通过引进该项目,又带动了22家零部件项目入驻园区,进一步延伸了汽车产业链。
“明年,我们引进的克莱斯勒jeep项目D级SUV也将在长沙投产。”广菲执行副总王秋景说。
该项目总投资60亿元,投产后将实现年产8万辆吉普和15万台发动机,达产年后可望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使得园区的汽车品类逐渐高端化。
“汽车产业实际上在短期内不存在产能过剩。在中国,汽车保有量还未达极限,再加上随着汽车行业科技含量的上升,更新换代频率加快,汽车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经开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吴京生说。
10月24日,湖南省首款纯电动轿车—众泰云100宣告上市。该车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85公里,续航里程达150公里。
“自主传统燃油车想要打败奔驰、大众这样上百年历史的企业难度实在太大,但是在电动车领域大家水平差不多,加上众泰目前的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我们的成功几率会比较大。”长沙众泰汽车总经理苏金河告诉记者。
除去补贴,凭借不到5万元的价格,众泰一上市就以其较高的性价比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产品供不应求。
自此,长沙经开区已聚集上海大众、广汽三菱、广汽菲亚特等8家汽车整车企业,形成了轻卡、重卡、轿车、越野车、新能源汽车等完整的产品体系,全部达产后年产能超100万辆。
短短几年间,园区先后引进了博世汽车、住友轮胎、卡斯马、广汽江森、日本电装、马瑞利等世界500强投资的配套企业,发动机、变速箱、电机等核心零部件均可实现在属地配套。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新板块”,一个新的标签,一张崭新名片。
3 新兴产业 一匹匹黑马将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力
以LG曙光、HEG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曾在世纪初带动了长沙经开区的飞跃,成为全省电子信息产业的明星企业。
然而,好景不长,大浪淘沙,短短几年时间,LG曙光、HEG整体关停。
蓝思科技,这座在曾经LG曙光旧址上崛起的企业,因研发生产智能终端玻璃面板而成为为苹果、三星等全球知名品牌配套的企业。其产品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而且其技术指标均已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其实,我们能把屏幕做成什么样,手机可能就会变成什么样,玻璃屏幕对未来手机变化影响巨大。” 蓝思科技公司副总彭孟武说,目前蓝思科技拥有5000名研发人员和三个研发中心,“我们把代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项目重点布局在了长沙经开区。”
今年,蓝思科技可望实现产值120亿元。
除了蓝思科技,一个电子信息产业链也正在构建。
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长沙经开区抓住机遇,出台了《促进集成电路产业试行办法》,区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大力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长沙创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是我省首家开放式晶圆代工专业制造公司,专门从事集成电路制造及相关工艺研发。
公司董事汤金祥坦言,未来随着各类电子及电器设备需求量的稳步上升,为这些产品提供核心元件的集成电路产业将稳步增长,产品应用也将愈发广泛。
创芯拥有完整的六英寸晶圆生产技术和设备,一期月产规模达到3.5万片。今年公司预计全年可销售芯片6.8万片,实现销售额1.5亿元。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集成电路1元的产值可带动相关电子信息产业10元产值,带来100元的GDP增长。
一批相关的企业、组织与人才也正在聚集。
除了全省集成电路产业联盟、“深圳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长沙基地”先后落户园区外,园区还将全力引进一批集成电路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封装测试企业。
今年6月,长沙经开区与大连亿达集团、金科地产签订的投资300亿元(一期35亿元)的长沙科技新城项目将以软件数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核心研发等为支撑,打造一个高档次、高品位的城市综合体,也将为推动园区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节能环保产业迅速发展。
远大可持续建筑产业以9度抗震、5倍节能、20倍净化的优势在上海世博会一炮打响,掀起了一场建筑领域的革命。
万容科技成功打造了一条“城市矿产”资源开发绿色循环产业链,其电子废弃物回收分解利用产业做得风生水起。
凯天环保在工业厂房环境治理、重金属治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成为节能环保领域的一匹“黑马”。
从力学结构来说,三点是最稳固的。有了产业“三驾马车”的拉动,长沙经开区离现代城市工业经济综合体的距离越来越近。
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杨懿文认为,现代城市工业综合体至少有四个特点:一是工业经济为主体,二是现代城市要素完备,三是生活便利、生产性服务业高度发达,四是始终注重控制人口的增长,始终保持城市交通畅、环境优、空气好等优势。“现代城市工业经济综合体的核心词是现代城市和工业经济,关键和难点是综合体。通过大力推进产业布局调整、加快转型升级、优化生态环境,我们已经看到现代城市工业经济综合体的迷人风貌。”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而今的长沙经开区,初步实现了产业与城市的对接融合,让每个经开区人既能享受到城市的配套,也能感到在这里工作有归属感、幸福感,一个开发开放、公正公平、创新创业、宜业宜居的现代城市工业经济综合体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