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的士电召拟4元1次引热议 市民青睐免费软件

13.11.2014  11:08

  长沙即将启动出租车电召服务平台的消息,让许多打车一族着实高兴了一把。但是近日公布的长沙出租车计价结构调整听证方案,将即时电召服务费拟定为1次4元。消息一出,吃惯了“免费午餐”的部分打车族有些不乐意了,长沙市民王女士表示,“我用‘滴滴’‘快的’非但不要钱,还有红包抵车费,这个政府推出的电召却要我出4元,它提供什么服务值这4元钱呢?”

  11月,长沙市出租车行业电召平台已经投入使用,市民可以拨打电话84390000预约出租车。11月12日,记者从长沙市公共客运管理局了解到,电召平台手机APP软件的运用也有望在年底开通,市民可通过移动网络进行打车。

  长沙市公共客运管理局出租车科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沙市电召平台目前已经启动传统电召模式,并且主管部门已经在和现在市场上运行得比较成熟的打车软件公司进行技术衔接,争取在不改变市民打车习惯的前提下,尽快开通手机APP和网络召车,预计年内将开通。

  据悉,国家交通运输部也将推行全国统一出租车预约平台,将大力推行出租车电召服务,这也是对出租车行业的重新定位。

  [他山之石]

  的士电召遇冷原因有很多

  本报长沙讯 2011年和2012年,交通运输部先后确立两批试点城市开展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2013年、2014年交通运输部先后下发《关于规范发展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的通知》《关于促进手机软件召车等出租汽车电召服务有序发展的通知》等文件,在全国不少城市已经开始试行的士电召,但是记者通过对一些试行城市的哥、市民的采访发现,电召平台似乎并不怎么受待见。

  武汉电召平台是 2012年启用的,武汉市出租车调度中心提供的官方数据显示,启用的第一年,电召成功率仅为48.5%。用户体验反映客服繁忙,而且人工叫车定位不准确等毛病,导致成功率上不去。武汉的一位出租车司机透露,电召平台需要安装一台电子信息系统,需要上交费用,费用在千元左右。虽然乘客电召一次2元是直接交给司机,但成本计算下来,也是入不敷出。武汉市民江先生曾经用过电召平台,他的体验是:“叫车的速度并不快,现在也用得少了,除非去机场会考虑用一下。”

  杭州一位的哥告诉记者,杭州电召平台允许乘客使用市民卡、银行卡等支付方式付款。乘客刷卡后,费用进入后台,短则一个月才能拿到打车费,没有收取现金方便,也不容易周转。特别是白班夜班司机同用一个支付账户,结算的时候更是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北京甚至有的哥表示,宁可不干活也不愿意接电召的单。北京的电召平台于去年6月份启用,订单流转导致等候时间延长,是乘客不愿用电召叫车、的哥不愿意用电召接单的重要因素之一。

  重庆为了保证电召平台的正常营运,缓解的哥与乘客之间的爽约难题,按《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重庆出租车电召应答后,无故爽约最高可罚2000元。记者成婧

  [延伸阅读]

  电召服务费是怎么分账的

  根据已经实行电召平台的城市来看,收取的电召费用大都由出租车驾驶员与电召平台运营商之间分成。以南京为例,一次电召费用为5到8元不等。比例大概为,智能终端收取的费用中1元交给电召平台,人工叫车收取的费用2元交给电召平台,剩余的全部归应单驾驶员所有。

  上海收取的电召费用也大抵如此。北京收取的费用一部分归平台,一部分归出租车公司,一部分归驾驶员。基本上所收取的服务费都会补贴给的哥。

  电召平台的运行大都交由第三方公司运行,硬件设备等前期投入就要几百万元,后期每年的运行成本,加上人工等各项成本需要250万-500万元。“很多社会打车软件背后有资本的运作,而电召平台是纯粹的出租车服务平台,因此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进行维护。”业内人士说。记者成婧

  出租车电召服务平台是通过电话叫车(未来也有手机移动网络的APP软件);目前盛行的打车软件则是主攻智能手机叫车。虽然形式不同,但“约车”的本质却大同小异。现在的问题是:已经习惯了被打车软件送钱的人,有什么理由为电召平台出钱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多位市民和业内人士。

第一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最末页 1/2 总共2/每页1
(稿源:红网—潇湘晨报)
(作者:记者成婧黎棠)
(编辑: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