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男子创办腊八豆生产基地 月产值过百万

09.03.2015  10:07
昨日上午,位于长沙县安沙镇的腊八豆生产基地内,陈江柱在察看黄豆制曲的情况。 长沙晚报记者 王志伟 摄 - 新浪湖南
来源: n.sinaimg.cn
  昨日上午,位于长沙县安沙镇的腊八豆生产基地内,陈江柱在察看黄豆制曲的情况。 长沙晚报记者 王志伟 摄

  长沙晚报记者  胡益虎  实习生  罗雅琴

  黄豆发酵, 用姜盐腌制,与辣椒、蒜等多种调料炒熟后,便成了口味一绝的湖南特色小吃——腊八豆。在众多人的记忆中,腊八豆是一种符号,里面满是关于母亲的回忆。在陈 江柱的眼中,腊八豆不仅承载着那一抹剪不断的乡愁,他还从妈妈的味道里找到商机,在长沙县安沙镇建立了首个腊八豆标准化生产基地,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基地。

   从家常菜中吃出一个产业

  “腊八豆发酵有较严格的温度要求,而且以湖南本地黄豆的品质最为上乘。”今年45岁的陈江柱是土生土长的长沙县人。在他的腊八豆工厂发酵室里,一片片长 满白色菌丝的黄豆正在发生着神奇变化,这种以前只存在于小作坊和民间厨房的季节性湖南传统食品,在他手里成为四季皆有的罐装食品。

  陈江柱18岁进入大学学习食品发酵专业,毕业后做过医药销售工作、卖过米酒、办过工厂……11年间,他辗转多个行业,但一直不温不火。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一次,陈江柱的外地朋友来家里拜访,陈江柱盛情邀请朋友留下吃饭,妈妈从厨房里端上热气腾腾的家常菜。“这个调料豆好香啊!”朋友对妈妈亲手腌制的腊八豆赞不绝口。

  朋友的点赞让陈江柱产生了思想火光,也让他看到了另一片广阔的创业蓝海:腊八豆,这个藏在乡土的味道能不能像红火的老干妈豆豉一样做成产业?

   拜访老手艺人,腊八豆制作现代化

  在翻阅大量腊八豆相关资料后,陈江柱了解到腊八豆在湖湘一带源远流长的历史。它最迟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楚辞·招魂》就有“大苦咸酸”之说。据专家 分析,“大苦咸酸”即为腊八豆的特性,故可将其视为腊八豆的最早文献记载。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存有大豆碎姜黑色粘连成块的物质,被专家鉴定为腊八豆,成湖 南腊八豆的最早实物。

  说干就干,陈江柱满 怀信心投入到腊八豆的生产中。起初,他手头资金有限,一两名工人、一袋黄豆、一桶食油,这便是所有。由于技术不成熟,对产品质量难以把控,陈江柱便四处打 听拜访做腊八豆的老人,收集他们保留几十年甚至上一辈流传下来的实战技艺。然而这些老人口述的经验各有特色且流程多样,陈江柱又带着收集的资料拜访多位专 家,优化流程,将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结合。蒸发、发酵、腌制……经过反复试验,可以大规模生产的腊八豆终于面世。

   腊八豆成“非遗”,月产值过百万

  标准化的湖南传统腊八豆食品上市后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睐。陈江柱的事业也迎来了机遇:2012年,他整理的传统腊八豆制作技艺被评为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产基地被评为传承基地。

  有专业的腊八豆蒸煮间、炒制间、化验检验间……如今,陈江柱的腊八豆生产基地已是拥有60余名生产工人、月产值过百万元的企业。“我们将在这里规划建设 传统发酵食品文化产业园,希望带动湖南的黄豆作物种植业发展。”昨日,在安沙镇新扩建的生产基地里,陈江柱指着正在施工的黄土地踌躇满志地规划着未来。

  按照设想,园区将以传统食品生产加工为主,同时拟建设文化长廊,推广湖湘传统发酵食品,挖掘、普及、宣扬其文化精髓。目前,陈江柱投资800多万元新建的现代厂房已于去年12月投入使用,扩建生产基地的同时,他还延长了产品生产线,开发出了辣椒制品及风味鱼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