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河西枢纽10月启用 日最高运送9万人

20.01.2015  10:51

  长沙河西交通枢纽汇聚“六大中心”,计划今年5月全面建成,10月正式启用。供图/中建五局

  长短途客运车辆在高架层运行,公交车在地面层运行,社会车辆和出租车集中在换乘大楼负一层,地铁轨道在负二层运行,今年10月开始,枢纽立体交通有望终结老汽车西站逢节日必“井喷”的历史。

  1月19日,长沙河西交通枢纽全面完成换乘大楼、车辆备班楼两大中心的玻璃幕墙和机电安装,正在加紧智能化系统、机电设备等工程的安装与调试。长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投资公司综合管理部副经理彭镜兮透露,河西交通枢纽计划今年5月全面建成,10月正式启用。届时,交通枢纽内,任何两种交通方式之间换乘时间不超过5分钟,换乘距离不超过50米。

  候车

  候车区可承载5000人

  “换乘大楼的候车区域距离发车平台最多不超过30米。”走进宽敞的候车大楼,工程技术人员就告诉记者,智能化系统安装已经完成85%。将来到候车大楼候车会感觉宽敞而舒适,就像到黄花国际机场候机楼候机一样。旅客候车区5500平米,最高集聚人数满足5000人,非常方便也非常现代化。

  换乘大楼呈L型分布在枫林路与西二环交会的西南角,地上四层,地下两层。地上一层为售票大厅,负责售票、检票、大件行李托运及配套服务。地上二层为候车大厅,共有15个出入口与发车平台连接,乘客最长乘车距离控制在30米以内。售票厅与候车厅之间有自动扶梯连接,乘客上下轻松便捷。

  运力

  高峰期每天最多可运送9万乘客

  高架发车平台位于长沙河西交通枢纽长短途车备班楼与换乘大楼之间,长大约160米宽为50米。彭镜兮说,这个发车平台可同时供36个长途客车和33个短途班车发车。平常日子每天可发车1500个班次,运送客人2.5万人,高峰期每天最多可运送9万乘客。

  记者现场观察到,高架发车平台以及河西交通枢纽内部高架系统都已基本建成。“今后所有从长沙汽车西站向外发送的长短途汽车,都从这个发车平台发出。”彭镜兮说,长短途汽车收到发车指令后从备班楼开到发车平台,待乘客从换乘大楼相应乘车口上车后,一律从发车平台南出口向外开出。在候车大楼东侧的高架平台上有个落客平台,面积约2000平米,可同时容纳25辆大巴到达下客,将来长短途客车均要经落客平台下客后进入枢纽站的长短途车备班楼。

  换乘

  快速周转,有扶梯直达地铁站

  “最大特点是通过与枫林路和西二环衔接的高架系统,将新建的长短途车辆备班楼、供候车和售票用的换乘大楼与原有的公交停保大楼,三大建筑有机联系起来。”彭镜兮介绍,交通枢纽内,任何两种交通方式之间换乘时间不超过5分钟,换乘距离不超过50米。

  记者了解到,候车楼东侧的落客平台有自动扶梯下候车楼一楼,乘客到候车楼一楼购票后,经自动扶梯上到候车楼二楼候车。乘客如果从落客平台下来后回主城区,就可沿自动扶梯下到候车楼一楼,再沿自动扶梯下到地铁2号线站厅层,然后购票乘地铁到达。

  将于10月启用的长沙河西交通枢纽,可彻底实现人车分流。彭镜兮说,高架系统启用后,将来看不到枢纽内有长短途客车逗留,社会车辆和出租车安排在候车大楼的负一楼,乘客打车非常方便。

  备班

  长短途车辆终于有自己的宿舍了

  “河西长期停靠在露天空坪的数百辆长短途车辆,终于有属于自己的宿舍了。”彭镜兮说,长沙河西交通枢纽工程长短途车辆备班楼也基本完成外墙装修,正在加紧进行室内装饰装修和智能化安装,届时长短途车辆也将通过智能系统统一调度、统一停靠。

  长短途车辆备班楼结构怎样呢?将来车辆怎么停靠呢?彭镜兮透露,长短途车辆备班楼地上六层,每层宽达9100多平方米,每层中间为行车区,西边为车道,东边为停车区。靠西向车道包括上行车道和下行车道,靠东向停车区每层可斜着停靠40台大巴。

  长短途车辆备班楼分别在南北两侧和东向两侧设置4个出入口,所有车辆都沿顺时针方向上下,所有车辆都从地上二层出入。彭镜兮透露,长沙综合交通枢纽启用后,所有长短途车都将通过高架系统从南向进入,然后从北向和东西开出。  本报记者斯茅庚通讯员王成震 长沙报道




(稿源:红网-潇湘晨报)
(作者:斯茅庚 通讯员 王成震)
(编辑:乐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