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高新区学子自制"水火箭" 废旧饮料瓶也能飞上天

12.10.2016  17:41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10日讯(记者 王娜 实习生 彭一力)你见过一边飞一边喷水的火箭吗?今日,高新区教育局2016年“创新点缀人生 科技融入理想”首届科技节开幕,飞起的水火箭让现场的小小科技迷们过足了瘾。

  “比一比,看谁射得远!”在科技节上,学生自制的造型各异的“水火箭”纷纷亮相,来自高新区各个学校的孩子们相互比拼看谁的“水火箭”射程最远。“瞧,这是我们做的环保火箭。”明德麓谷学校的初二学生王子懿得意地托起一个水火箭,他告诉记者,水火箭是利用旧的饮料瓶和废弃泡沫、胶带等制作而成,灌入一定比例的水,用打气筒充入空气达到一定的压力后,利用气压喷水产生的反作用力将“火箭”送上天空。

注水、打气……“嗖”的一声,“火箭”飞了出去,尾部喷出一股股水流,火箭直接飞到了田径场的另一端。王子懿介绍,水火箭看似简单,实际蕴藏了不少窍门。火箭装水量最好占到“身体”的四分之一,少了轻飘飘,影响飞行的稳定性,多了则太重,飞不远还容易出故障。王子懿告诉记者,制作水火箭要考虑到许多物理知识,比如风阻、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抛物线等,这对自己理解课本知识很有帮助。

在现场,由明德麓谷学校的三名学生和一名指导老师共同制作的动物机器人表演更是将科技节推向了高潮。只见一条活灵活现的蛇形机器人霸气登场,不时张开大嘴,露出尖牙利齿,围观的学生和家长大呼“太逼真了”。“只要有一个细节出了问题,我们就要全部拆掉重来。”团队成员之一的黄妍容告诉记者,这是由1000多块乐高积木组成的EV3机器人,为了制作这个蛇形机器人,她们重复了无数次,过程十分考验耐心和细心。“我很享受这个制作的过程,探索的过程让我兴奋。”黄妍容强调,在制作机器人的过程中,她们的逻辑思维,创造力和耐心都得到了锻炼。

“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让孩子们在观察中大胆想象,激发更多的孩子勤于动脑动手,成为学以致用的创新型人才。”明德麓谷学校校长陈迪夫介绍,作为本次科技节的承办学校,明德麓谷学校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自2014年开始,学校每年都会举办校园科技节,活动大大推动了学校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蓬勃发展。另外,学校每个年级均设有科技班,并有一支由物理老师,计算机老师等专业师资组成的团队为学生保驾护航,培养同学们对科技的兴趣。据介绍,高新区在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没有放松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探索和创新,举办科技节就是为了让高新区的孩子们近距离地感受科学、学习科学,热爱科学。本次科技节上,除了水火箭比赛外,还设有鸡蛋撞地球、多米诺骨牌、纸桥载重竞赛、气球有力量等。

                            链接地址: http://www.icswb.com/h/100104/20161010/439940.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