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教师互换上演“变形记:

23.05.2016  18:20
昨日,一场生动的《21牧场之国》讲课在天心区青园中信小学四一班进行。课堂上,来自暮云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刘恋与孩子们亲切互动,她时而蹲下身子,拥抱孩子,给予鼓励;时而竖起大拇指进行表扬。一举手一投足都散发着一种大姐姐的亲切感。课堂精彩纷呈,处处闪现智慧的火花,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在她的引领下,62位学生乐在其中,在语文知识的海洋里徜徉。
  这是刘恋参与“变形计”后开展的又一堂公开课教学。来自城市和农村的老师互换工作地点和职位,体验彼此的工作生活,名曰教师“变形计”。
  A 老师互换体验岗位角色
  为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天心区围绕创新教育指导思想,以区域内校际交流为载体,开展“实践体验式学习管理”,在编制不限、岗位不变的背景下,分批次、分层次相互派出行政管理人员、教师,让教师互换工作环境和岗位,让他们的个人工作经历获得改变,实施深度“变形”。这是天心区教师队伍培养的一次创新探索,也是教师交流、校际交流的一次新举措。第一批“变形计”共有6名成员,17名“变形导师”。来自青园中信小学的曹永健和暮云小学的刘恋,来自湘府英才小学的徐岚和新路小学的易梦婷,以及来自幼幼新宇幼儿园的杨文静和暮云幼儿园的黄陈娟,是本次被“变形”的三组人员。从5月9日至20日,他们互换工作环境和职位,参与被派往学校的教育教学、行政管理。
  “为了孩子清澈的双眸,我带着希望上路,铭记追求和梦想,感恩心灵的快乐成长……”第一批6位参与者在“变形计”启动仪式上,集体举起右手,许下了成长誓词。“希望所有参与的老师在体验中成长,在成长中作为!区教育局将提供更多实践管理平台,大力培养人才,推动天心教育的均衡发展。”这是天心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谢巍寄予的希望。青园中信小学校长刘菲菲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创人之一,也是一名“变形”导师。她表示,“变形计”是推进教师交流的一种新形式,将区域内的资源整合利用,集合优势资源培养教师,使教师交流真正从纸上走到路上。
  B “变形”老师全程参与教学教研
  按照“变形计”活动内容与要求,参与“变形”的教师将融入所在学校管理团队,参与行政会议、教师例会和日常教学,了解学校办学特色以及管理风格,吸收学校优良品质。“变形”成员要有随时记录并及时总结的习惯,加大传播力度,激活创造力,让“变形计”深入人心。
  跟随着“变形导师”们的脚步,记者探访了青园中信小学、暮云小学、新路小学等活动所在学校,与加入首次“变形计”的老师们进行交流。“学习”和“触动”是老师们感悟最深的,而“激情”与“变革”是“导师”们感悟最深的。
  作为“变形计”的导师,新路小学校长林志仁激动地告诉记者,“非常庆幸我和我的团队也能参与其中,成为第一批浇灌者,更真诚地希望这颗种子能如我们期待的这般开花结果、蓬勃开来。”她表示,作为导师,当徐岚老师来到学校后,便首先确定了她变形的两周内集中研究的方向:建立好“新路之星”评价体系的雏形,设计好以“知礼明仪,做可爱新路人”为主题的“六一”活动,并多次帮助其修改方案到最后形成定稿。为了让徐岚更快、更好融入新团队,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思考、研讨,她主动分担了一年级一个班的教学任务。
  C 变形老师获小朋友喜欢
  走进暮云小学二年级的课堂,当孩子们被问到“你们觉得曹老师怎么样?”他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说“曹老师太有趣了”“他很会讲故事”……曹永健除了上语文课外,每天要保证的就是给孩子们上阅读课。在二年级,他给孩子们带来了绘本故事,从《驴小弟变石头》到《老鼠娶亲》、《格列佛游记》等。以《驴小弟变石头》为例,孩子除了听他讲故事,还化身驴小弟,有机会上台表演这个故事。而另一个绘本故事《老鼠娶亲》,里面的童谣成了孩子游戏的材料。同桌拍手掌,诵童谣,故事充分游戏化。他还尝试将故事带到一年级。同样的绘本《驴小弟变石头》,他用一截红色的小粉笔代替红宝石,让孩子畅所欲言地讲述了自己的愿望,
  湘府英才小学的徐岚和新路小学的易梦婷则是第二组互换人员。她们同为学校大队辅导员,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执行者。“在这里的每一天都在感动,比起很多娇生惯养的孩子,这里的学生很朴实、可爱,而且独立能力强,老师之间的交流氛围也非常好。”徐岚这样评价新路小学的孩子。(《长沙晚报》周丛笑)

http://img1.icswb.com/newspaper_page/33826/573b66826b6b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