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推进新一轮棚户区改造纪实 让市民拥有一个舒适的家
拥有一个温暖舒适的家,是所有市民心中的渴望。
百姓的渴望就是为政者的天职。2014年以来,长沙打响新一轮棚户区改造攻坚战,将住房保障的重点投向城市的“暗斑”——棚户区。
2015年,长沙全市棚户区改造31206户,其中内5区16525户,改造面积263.35万平方米,接近过去5年的总和。越来越多的棚户区居民实现了“以小换大、以旧换新、以危换安”的住房需求,城市的风貌也一天天更宜居。
有机棚改,留住历史文脉
对于长沙这样一座存世近3000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大拆大建的旧式棚户区改造,难免会斩断城市文化传承的脉络。
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对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在棚改调研中,他反复要求,让长沙3000年的历史文化脉络得以保护和传承。长沙,也由此摸索出一条对历史文化街巷和文物聚集的成片老城区,“以修复修缮为主,零星拆除重建为辅,更新基础设施,延续传承历史”的有机棚改模式。
一个冬雨氤氲的午后,记者穿过一座“天下都正”高悬的牌楼,仿佛瞬间跌进了一个怀旧的梦境。这里,斜挑的屋檐下大红灯笼高高挂,长长的麻石小径曲径通幽,雕花门窗背后传来隐隐的弹词说唱……这里,就是长沙有机棚改的示范项目——芙蓉区都正街。
都正街是长沙为数不多的历史街巷之一。为拯救这条凝聚着老长沙精华的老街巷,市、区两级在棚改中着眼于延续和传承老长沙记忆,保护挖掘街巷历史文化,更新基础设施,进行统一的外立面改造。经过提质改造、修旧如旧,詹王宫、城隍庙、桃花井等历史遗址、景点基本修复,引进了餐饮、酒吧、客栈、书吧等时尚业态,一个集餐饮、旅游、娱乐、文化特色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商务街区华丽亮相。
高正街、大古道巷、蔡锷南路两厢等百年老街区,都在有机棚改政策的呵护下迎来新生。
“四增两减”,提升人居环境
开福区炮后街棚改项目的90栋房屋,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典型的筒子楼,一层楼住着10余户家庭,只有一个公共厕所,7成住户居住面积低于45平方米。
棚改项目启动后,房屋征收后腾出的土地主要用作长沙市一中和清水塘小学的教育配套用地,以及建设3栋582套棚改定向房源。按照规划,这个片区将增加2条支路,拓宽原清水塘路,增配运动场、体育馆、篮球场、绿化广场等公共设施,建设地下三层、约1300个车位的停车场,总绿地率提高到45%,一个现代化的宜居小区将在两年后建成。
在新一轮棚户区改造中,长沙坚持以“四增两减”为导向,即增加公共绿地、公共空间、配套设施、支路网密度,减少居住人口密度和开发强度。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介绍,坚持 “四增两减”,可以有效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公共配套,增强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目前,长沙内5区已编制规划方案的棚改项目总用地面积368.99公顷,项目完成后,将增加公益“四类”用地105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28.6%。
货币安置,实现一举多赢
尊重群众的自主选择权,切实做好每个项目的安置方案,是长沙新一轮棚户区改造中的一大亮点。
岳麓区桐梓坡大板房棚户区里,居住着2571户居民,这些主要用于临时安置的大板房,均已超出设计使用年限,多数房屋已成C级危房。启动大规模棚改后,这么多的居民往何处安置,成为一大难题。在此情况下,货币安置以其“选房自由、购房优惠、马上入住”等优点,成为居民的首选。
岳麓区筹集了3家楼盘1874套房源作为预控优惠商品房,17家楼盘作为团购优惠商品房,600多套廉租房供群众选择。73岁的周仲林老人原来一家5口居住面积只有40多平方米,房屋征收后,周老拿着51万元的征收款和15万元的棚改补贴,购买、装修了一套74平方米的新房。他高兴地告诉记者:“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房子。”
在棚改过程中,长沙加大货币安置力度,对于符合条件的征收对象给予15万元的棚改补贴,鼓励群众到市场上自主购房,改善居住条件。去年一年,长沙共有3115户棚改居民使用补贴4.67亿元自主购房,全市通过棚户区改造促进住房消费约200万平方米、118 亿元,达到了改善民生、加快征拆、消化存量一举多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