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长沙市政府工作报告:经济“换挡”减速,建设品质长沙

21.01.2015  11:07

长沙提出打造品质城市,那么2015年将如何提升品质,与市民会有何关系?

1月20日,长沙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代表市政府作工作报告。

本报专访报告起草人之一、长沙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唐曙光,解读未来一年长沙发展的具体蓝图。■记者 李国平 曾力力

2014成绩

向品质长沙升级版迈进

长沙迈入地铁时代,成为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沪昆高铁长杭、长怀段建成通车,与京广高铁“十字”交会,长沙成为直通16个省会的全国重要高铁枢纽城市。

县(区)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进入全国县域基本竞争力50强,分别居第9、第36、第50位,浏阳市进入中国最佳县级城市30强。

开展“四风”专项整治,查处违规案件84件,处分37人;严格机关事务管理,全面腾退超标办公用房;市本级“三公”经费减少31.68%,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减少37%。

【解读】 一年来,长沙克服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实现了经济稳中有进、社会和谐稳定。对照长沙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一些预期性指标与年度目标存在一定差距,但预期目标大部分能够完成,特别是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处于较高水平。

2015新常态

【经济指标】

换挡”减速 建品质长沙

【报告摘要】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财政总收入增长11%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左右。

【解读】 今年的经济发展指标比去年要低,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速度稍微减缓,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减慢,不等于发展减慢。以前更注重数量,现在更注重发展质量、效益与品质,这与建设品质长沙的目标是一致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总体数据稍微下降,但农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在上升,这也与经济发展的速度调整,与建设品质长沙的要求是相适应的。

【区域经济】

打造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

【报告摘要】 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加快湘江新区建设;加大国家级新区申报建设力度,加快滨江、洋湖、梅溪湖、大王山四大重点片区建设;推进梅溪湖路西延线、潇湘大道和坪塘大道南延线、莲坪大道学士段等重要节点项目建设;加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打造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充分发挥东部现代立体交通优势,以高铁新城、空港城、霞凝港为支撑,以先进制造、现代物流、加工贸易、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临铁、临空、临港经济,推动黄花综合保税区、金霞保税物流中心等开放平台建设。加强湘赣边县市合作,建设湘赣边区域合作经济带。

推进重点片区建设。推动高铁新城规划提升、建设提速,建好高铁长沙南站东广场,加快国际会展中心建设。加快省府新区配套建设,优化解放垸、暮云片区产业和功能布局,繁荣长株潭商圈,打造靓丽南大门。推进隆平新区建设,打造种业“硅谷”。加快望城经开区产业发展和滨水新城功能性开发,构建辐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增长极。

【解读】 一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有特色。河西,主要发展高端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河东,有完备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现代物流发达,适合建设开放型经济走廊。向北,望城背靠洞庭湖,适于发展辐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形态。

2014成绩单

财政总收入1003.08亿元,增长13.4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32.8亿元,增长17.92%

固定资产投资5430亿元,增长18%

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810亿元,增长10%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50亿元,增长12%

城镇登记失业率在2.85%以内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6万元、2.1万元,增长9.4%、10.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0亿元,增长13%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7

2015预期目标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减排指标完成省下达任务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5%

财政总收入增长11%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

人口自然增长率在7.8‰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5左右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左右

【民生保障】

推进背街小巷改造

【报告摘要】 启动侯照路、中青路北延线等道路建设,推进金阳大道、岳宁大道、石长铁路复线建设,实现星沙联络线、洞株公路、芙蓉北路北延线、京港澳复线望城段通车,进一步打通断头路,优化社区交通微循环。

重点实施黄土塘、南湖、火车北站、桐梓坡、雅塘、长机、新建西路等棚户区改造,加快火炬、石人、茶子山、朝正垸、天华等城中村改造,提质老旧社区10个,推进背街小巷改造。

【解读】 建设品质长沙重在细节,这些细节都是百姓身边的事。比如推进背街小巷改造,打通社区微循环,新建六水厂,提质改造三水厂、八水厂,完成城区居民自来水户表改造10万户,推进湘府文化公园、清泉寺公园、隆平公园、八方山公园建设,完成谷山体育公园、沙湾公园建设和烈士公园改造,新建一批社区公园,都是百姓身边实实在在的“福利”。

【品质长沙】

彰显国际品质 和湖湘文化特色

【报告摘要】 以建设更高品质的现代化大都市为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融合发展、高品位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率运行,提升城市整体发展水平,更加彰显国际品质和湖湘文化特色。

【解读】 长沙城市发展目标,以前曾提出打造宜居长沙、精美长沙,今年提出建设品质长沙,这与之前目标一脉相承,是对之前的提升和深化。长沙的发展现在到了一个向更高层次跃升的临界点,追求的不再纯粹是速度和数据,而是品质和内涵。就像人一样,能吃饱、穿暖、达到温饱后,需要的就是品位、文化、环境等内在追求。

【绿色福利】

启动城市主干道噪声防治

【报告摘要】 继续实施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推进湘江流域污染整治和区域生态治污,完成主城区26个排水口截污改造,加快铬盐厂污染治理,不断提升湘江及支流水质。加强建筑工地施工降噪管理,启动城市主干道噪声防治。加大餐厨垃圾集中收集和处理力度。引导全社会参与支持环境保护治理,共享“绿色福利”。

【解读】 这是从环境方面提升城市品质的举措。长沙将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抓手,坚持具体化、项目化、可操作化的原则,突出先行先试、项目支撑、示范引领、共建共享,持续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破到立,加快建设“两型引领之市”。

【城市功能】

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报告摘要】 提升村庄规划覆盖率,让田园风光与乡村文明完美融合。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解读】 目前长沙对村庄的规划已覆盖70%,将来要进行全面覆盖,统一科学规划。

地下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目前,长沙正组织对全市地下管线全面摸底,计划用2年时间,开展地下管线补探补测及信息化建设项目,完善现有数据库系统。

综合管廊,也称“共同沟”,是城市地下用于铺设排水、电力、通信等各类城市公用管线的设施,空间较大,可容成人直立行走,方便检修等工作。由于同时容纳了多家单位的管线,“共同沟”建设可避免道路反复开挖的情况,将对节约城市土地资源、延长市政管线寿命、节约地下空间资源产生积极作用。

【产业园区】

加快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

【报告摘要】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巩固提升工程机械、食品加工、家电、花炮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高新区为基地,加快北斗导航产业化;以长沙经开区为重点,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以浏阳经开区为重点,打造移动智能终端生产基地;以宁乡经开区为重点,加快发展智能家电产业;以望城经开区为基地,发展光电产业;以雨花经开区为依托,打造湖南工业机器人产业示范园;以岳麓科技产业园为重点,发展检验检测设计产业。

【解读】 这是对长沙站在产业发展前沿,未来抢占经济发展高地的战略性布局。这些产业园区必须各有特色,不能千篇一律、同质竞争,要进行差异化发展。

下一页:18份提案呼吁留住“长沙文脉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