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 未雨绸缪解民忧—记 “感动中国之感动湖南十佳人物”、 长沙市工伤保险管理服务局局长陈贵平

06.04.2017  19:49

  3月28日,《中国劳动保障报》刊载长沙市工伤保险管理服务局陈贵平“感动湖南”工作纪事,本网转载如下。

  “工伤事故是每个建筑工人的噩梦。他来了,为建筑工人拴上了保险绳,为穿草鞋的兄弟织起安全网。”这是感动湖南推选委员会为 “2015感动中国之感动湖南十佳人物” 获得者、长沙市工伤保险管理服务局局长陈贵平写下的颁奖词。 该颁奖词虽然未必十分严谨, 但道出了陈贵平敢为人先、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未雨绸缪解民忧的为民服务情怀。

  近年来, 陈贵平脚踏实地, 将工伤保险政策推行至各行各业,惠及数以万计的劳动者,为劳动者撑起了一把遮风挡雨的 “保护伞”。

  创新参保模式建筑业农民工走进政策“春天

  80后农民工丁钉是长沙市某建筑工地的一名水电工。在一次作业中,他不慎从几米高的楼梯摔下, 导致下肢丧失知觉, 被确诊为 “脊髓损伤并不完全截瘫”。幸运的是他参加了工伤保险,通过及时有效的工伤康复治疗,他竟奇迹般地站了起来。

  为了让像丁钉一样的建筑业农民工都能走进工伤保险政策的 “春天”,陈贵平提出必须解放思想, 跳出传统思维,从政策上进行突破, 探索出符合农民工流动性大、工期不确定、 用工难规范、 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等特点的参保模式。

  “我们可以让建筑行业以工程量作为缴费标准进行参保。” 陈贵平提出, “比如建一个楼盘, 报建的总工程量是多少, 我们从中收取一定比例的保险金。

  随后, 陈贵平又多次与住建、 安监、工会等部门会商, 争取支持, 终于成功探索出 “部门联动、 项目参保、 一次趸缴、 全员覆盖、 服务全程”的建筑行业农民工参保模式。 该模式于2010年9月1日在长沙市正式实施。

  如今, 长沙市建筑行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体系日臻完善, 受益人群范围持续扩大。

  促进参保扩面实现法定职业人群全覆盖

  从湖北到长沙打工的张女士找了份家政活儿。 一次, 她在擦窗户时不慎滑倒,造成右膝盖受伤,4000多元医疗费全由她自己埋单, 与家政公司多次协商均未果……这样的事情在家政行业时有发生。

  在啃下建筑行业农民工参保这块 “硬骨头” 后, 陈贵平和同事们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 为了让更多职业人群能够得到工伤保险的保障, 2013年, 长沙市又出台了小型服务行业、 季节性用工企业和煤矿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的政策规定, 美容美发、 网吧、 家政服务等小型服务业单位按照规定参加工伤保险,这一政策惠及20万人。 如今, 在长沙市小餐馆里的洗碗工、 足浴店里的服务员一旦在工作中出了意外, 再也不用自己为工伤治疗掏腰包了。

  在陈贵平和同事们数年的坚持奋斗中,长沙市工伤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由原来单纯的城镇企业、 城镇职工扩大到所有企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 有雇工的小型服务行业、 季节性用工企业及建筑行业农民工, 在政策上实现了法定职业人群的全覆盖。

  情系工伤职工职业康复圆工伤职工梦想

  “残疾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却不会改变我的人生目标。” 这是在2015年全国第九届残运会上,长沙籍小伙子牛晓兵在夺得兵乓球男子单打冠军后的肺腑之言。 获奖之后, 牛晓兵特别想感激一个人, 就是一直默默给予他鼓励与帮助的 “老陈”。

  2012年8月, 年仅25岁的牛晓兵在某工地施工时被重物砸伤了颈部,成为一名高位截瘫患者。 牛晓兵遭遇工伤后, 他因参加了工伤保险,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系统的手术治疗和医疗康复, 使他的伤情有了很大好转。在此基础上, 医疗团队又对牛晓兵开展职业康复, 乒乓球运动员最终成了他的职业选择。 “我的人生之所以能够重燃希望, 与工伤保险的保障是分不开的。 如果没有工伤保险作为保障,不要说专门的职业康复了, 我可能连最基本的生活和治疗都难以维持。”牛晓兵说。

  “工伤保险不仅要对工伤职工进行经济补偿, 更要通过提供医疗康复、职业康复等服务, 最大限度地恢复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劳动能力, 让他们能够重新就业, 回归社会。” 这是陈贵平一直在工作中所追求的, 他为此付出的努力, 深深地烙印在了长沙市每一个工伤职工的心中。

  中国劳动保障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