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福临镇:好山好水好日子

09.07.2016  20:03

  

山上与山下互融共建,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生态之形与文化之魂交相辉映……如今的影珠山安宁祥和,绿色梯田绵延,间以石径农舍、竹篱瓜棚、池塘果树,村民们诗意地栖居。长沙晚报记者 周柏平摄

  星辰在线7月9日讯(长沙晚报首席记者 朱敏)从长沙驱车一个多小时,记者在盛夏之晨登临影珠山,但见满眼葱翠、游人如织,姹紫嫣红的小花开得漫山遍野。站在红色木栈道上远眺,顿觉天高地阔。漫步山间竹海,山风拂过,枝叶窸窣,仿佛当年在此保家卫国的将士们又在激昂呐喊。

  血色传承,绿色发展。近年来,长沙县福临镇加大影珠山保护开发力度,为村民打开“生态+文旅”经济发展的“天窗”。抗战文化底蕴深厚的影珠山,已铺就村民转型发展的绿色致富路:好山好水好日子。

  山上

  文化传承激荡人心

  旅游带旺民宿农庄

  进展

  抗战遗址文化公园二期、108户民居改造均完成80%

  “影珠山,离天三尺三,人要低头过,马要卸脚鞍。”雄踞长沙县北部的影珠山作为一道天然屏障,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9年至1944年,四次长沙会战均在影珠山发生过战斗。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我抗日军民在影珠山腰子坡一举全歼日军山崎大队,书写了“倭寇未曾留片甲,英魂驻此障长沙”的英雄篇章。

  青山埋忠骨,480余名抗日将士壮烈殉国,纪念碑雄峙影珠山巅,寄托后人对热血英烈的深深缅怀。“影珠山抗战文化是全省乃至全国抗日战争中不可复制的稀缺资源。”福临镇党委书记唐锋说。

  近年来,福临镇对抗战遗址群进行保护性修缮,建立影珠山抗战遗址文化公园,主要包括抗战阵亡将士墓群、58军指挥部旧址及新10师指挥部旧址、腰子坡战壕工事群、抗战石刻等。目前公园核心景区二期项目完成80%,万寿宫停车场已建成,落樱园、市县义务植树基地等景点提质改造,养静寺周边基础配套设施已基本完善。

  越来越多游客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我们学校将影珠山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特意将今年的党员活动放在这里举行。”记者在山上偶遇湖南中医药大学的几十名老师,一位叫王璐的老师告诉记者。

  名山保护开发,传承的是抗战精神,造福的是当地百姓。记者在影珠山上山公路沿线看到,一户户青瓦白墙、飞檐拱门的建筑格外养眼。原来,福临镇利用长沙县城乡一体化引导资金,对108户民居进行改造,平均每户投入7万元,将屋面、立面、窗户包装成民国建筑风格,目前工程已完成80%。

  “搭帮政府的好政策,我们如今可以接待游客体验民宿,既不误农活,又能增加经济收入。”村民老王把屋里屋外打扫一新,对未来生活是满怀憧憬。

  而在山腰,十余家规模生态农庄悄然兴起。“托影珠山文化旅游开发的福,我们农庄现在每个月营业额在10万元以上。”在影珠山海拔400多米的地方,老板娘谭淼开心地告诉记者,农庄门口正在打造游客集散中心,以后的生意肯定会越来越红火。

  山下

  引导农民转型

  生态产业加快发展

  进展

  拆除34.8万平方米猪舍、创办160多家农业科技公司

  梯田农舍,绿韵悠然。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座被猪包围的小镇,四处蚊叮虫咬,粪水遍地长流。如今,影珠山下的村民家家户户发展起生态种植、养殖与休闲农业,处处花果飘香。

  在影珠山下的富硒米基地,1000亩绿油油的水稻长势喜人。影珠山村支部副书记、原开物村村主任彭成主动拆除30间猪栏后,通过土地流转、代耕代种两种方式,带动10个村小组的农民产业转型。“以前抛荒严重,顶多种单季稻,现在都种双季稻,通过种田进行土壤修复。

  “富硒米对稻谷品质要求高,不能烘干,要在农家地坪晒干。”彭成介绍,代耕代种的800亩田,由其成立的农业公司统一种植标准,提供种子、肥料和技术指导,全程监督管理,村民则代为耕种。“村民不承担风险,每亩田增收500元,都愿意干。

  金牛村村主任王兴旺则流转了500亩地,成立桑蚕养殖合作社,开发桑叶菜等产品。“桑葚挂果的那个月,20多天就有近20万元营业额。刚退出生猪养殖时,老婆说要离婚,现在不提了,每天跟我一起研究怎么把合作社做大做强。

  3万人口的福临镇,曾是长沙县首屈一指的生猪养殖大镇,年出栏近50万头猪。然而,村民的口袋鼓了,福临的名声却“”了。2010年,据卫生部门检测,该镇土壤污染指数严重超标,水质检测合格率不到10%。

  自2010年起,镇政府劝导退养转产,通过奖励补贴、紧急截污、拆除猪舍等,五年拆除生猪栏舍1412户共34.8万平方米,全镇生猪出栏量减少到7万头以内。“环境变好后,农田又结谷子了,水里又有了鱼虾,家里的井水也能喝了。”村民们纷纷说。

  站在影珠山俯瞰福临镇,作为捞刀河支流的麻林河如绿带飘过。然而谁能想到,流经古华山村的水域,却因为养猪污染,一度是全镇最臭的地方。如今,这里建起水域面积100多亩的白马桥人工湿地公园,狐尾藻、美人蕉等多种水生植物摇曳生姿、净化水质,清澈的水流淙淙流淌,好水与好山交相辉映。

  据悉,五年来,福临镇创办了新兴农业专业合作社及农业科技公司164家,打造富硒稻米基地2000亩,建设完成西冲村等3个村集中式污水处理工程项目,新建白马桥、同心村2个大型人工生态湿地,镇域水质达到四类,摘掉了劣五类的帽子。

  山上与山下互融共建,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生态之形与文化之魂交相辉映……如今的影珠山安宁祥和,绿色梯田绵延,间以石径农舍、竹篱瓜棚、池塘果树,村民们诗意栖居。随着骑行、户外、露营、房车等一个个项目引进,外来的财气与人气更为这座静谧大山带来无限生机活力。

  “以抗战文化为引领,依托影珠山省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两块金字招牌,未来的富民之路将越走越宽广。”唐锋期待着,生态与文旅融合发展,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应为期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