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深化农村改革,创新统筹城乡融合发展

17.06.2015  12:36
                有线电视,自来水,公交车,便利的交通、医疗、教育……这些以往只有“城里人”才享受得到的公共服务,对于家住在长沙县路口镇万年桥村的史小慧来说,如今已不再是“只有羡慕的份”。近年来,长沙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水、电、路、气、讯“五网下乡”工程,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示范点,建立三级卫生医疗体系,建设村级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开通城乡公交线路等,将“城里”的公共服务带到了史小慧以及更多长沙县农村居民的身边,让她有了“住在农村跟城市一样好”的切身感受。

  农村的飞速发展源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统筹推进。近年来,长沙县按照“三个共同、三个共享、三个率先”的发展理念和“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总体思路,将开慧、金井、路口纳入长沙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并在全县范围内明确了金井、开慧、路口、北山、青山铺、安沙、春华、黄花、江背、跳马10个镇以及惠龙村、浔龙河生态小镇的“10+2”城乡一体化试点区域,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全面统筹城乡融合发展。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长沙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快现代农庄发展,推进规模耕地流转,引导农民集中居住,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备案登记的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已达44万亩,占全县农用地面积22%;全县50亩以上成片耕地规模流转项目达446个,规模流转耕地面积23.6万亩。

  2014年,长沙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1.9亿元,同比增长6.1%,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13元,同比增长9.7%,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72元,同比增长10%,全县城市化率达到57.42%,同比增长3%。与此同时,长沙县坚持每年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建设,坚持城乡基础配套设施按主城区同一标准建设,坚持基础设施投入向县域北部、薄弱环节倾斜,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让更多农村居民像史小慧一样感受到如同城市生活般的便捷。

  “下一阶段,长沙县将根据区域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实施产业集聚发展战略,加强现代农业产业聚集载体建设。”长沙县农业示范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长沙县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规划、基础设施、产业、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生态体系“六统筹”,在城乡一体化试点建设卓有成效的基础上,提升打造1个以上样板镇、5个功能型特色镇;组建长沙县现代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探索现代农业及城乡融合发展项目PPP发展模式,探索组建长沙县现代农业及城乡融合发展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