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新增两项省级非遗项目
16.05.2016 04:48
本文来源: 星沙新闻网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5月13日讯(记者 周佳艺 通讯员 余果)近日,由湖南省文化厅部署开展的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示,其中,长沙县地区的金井绿茶制作技艺和长沙县山歌榜上有名。此前,早有陶公庙会入选该名录,至此,长沙县共有三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据了解,金井绿茶制作技艺由位于金井镇的金井茶厂申报,金井地区的人们世代事茶,长期的茶事交流与生活交往,使得这里多种制茶技艺自然融合,并在民俗生活中形成独特的茶文化。尤其是以传统手工制作的绿茶,口感好,茶香浓,广为人们流传称赞,其制作工艺有鲜叶采摘、摊青、杀青、散热、揉捻、提毫、足火等十余种工序。
另外一方面,纯正的长沙绿茶,必须手工制作才能达到相应水准,然而手工制作成本高、难度大、产量低。随着茶叶机械化生产发展,现代机械化生产已经成为长沙县茶叶制作工艺的主流,农村年轻一代熟悉手工绿茶制作的人越来越少,传统手工技艺制茶已日趋埋没,后继乏人,处于濒危境地,金井茶厂却依然保留着这项极具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工艺价值的长沙绿茶制作技艺,传承着这项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
长沙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湖湘文化积淀之地,长沙县山歌也应时而生。长沙县山歌各有特点,唱法多样,同一首名字的山歌,地域不同,唱法不同。山歌的词通常是7字一句,多以5句为一首,其节拍自由,语调悠远绵长,极具感染力。
长沙县山歌伴随着历代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劳动生产,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上山砍柴有山歌,下田插秧有秧歌,接待亲朋有迎客歌,新婚嫁娶有伴嫁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长沙县山歌风靡一时,并得以流传至今。
[编辑:廖丹英]本文来源: 星沙新闻网
16.05.2016 0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