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今年已投入76亿余元用于民生改善,占财政总支出的80%

03.11.2014  11:09

  在星沙文化广场上,市民在辉煌的灯光、腾空的喷泉中欣赏城市的美景,享受安居乐业的幸福。

让孩子有书读,让孩子读好书,长沙县已经连续11年未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有了城乡公交,市民出行方便多了。

 住进宽敞的新家,饶仪敏感到很幸福。

生活好了,心情乐了,吃完晚饭来到星沙文化广场打太极拳成了不少市民的生活乐趣。 均为资料图片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11月3日讯(记者 潘东晓)住进了敞亮温暖的新房子,长沙县金井镇金龙村的饶仪敏今年冬天再也不用坐在床上,看着残缺不全的屋顶和四处开裂的墙壁备感无奈了。

  自从今年上半年被确定为危房改造对象,饶仪敏就期待住进新房。国庆佳节后,如愿以偿住进新房的他,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多亏政府大力改善民生,像我这样的老百姓才能住进新房,再也不受冻。”饶仪敏动情地说。

  这只是长沙县致力改善民生图景中的一幕,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长沙县每年拿出80%的新增财力用于民生改善。就医方便了、出行畅通了、困难救助到位了,长沙县人在不断发展的道路上切实感受到了生活越来越幸福。

   危房改造:3000余户家庭两年内住新房

  “老屋是1978年盖的,已经住了36年了。”饶仪敏一边带着记者参观新家,一边回忆起旧房里的情景。“好几面墙体都开裂了,屋顶也是破的,经常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饶仪敏说,如果雨特别大,家里用盆子接都没用,人只能躲在不漏雨的地方等着雨停。

  今年上半年,饶仪敏成为了危房改造一般援助对象,可获2万元补助。“找亲戚借了些钱,总算是建成了。”如今饶仪敏的新家宽敞明亮,简洁而舒适。

  根据长沙县出台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一般援建户每户补助2万元;重点援建户每户补助4万元。今年危房改造的对象已经涵盖约1800户,比去年多出近500户,是2012年600户的3倍,补助户数创历年新高,涉及补助资金总额达4800万元。

  目前危改户房屋动工率接近100%,竣工率达到53%。也就是说,有近900户的家庭,已经摆脱了危房的困扰,不用住在漏风漏雨的家中,可以安居并乐业了。如果加上2013年长沙县提高危改的援助数量,将共有3000多户危房家庭获益,预计未来的3年内,全县的危房情况将有大幅改观。

   城乡医保:就近就医让老百姓看病更无忧

  “以前总担心小医院的环境和设备不行,怕耽误了病情。现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水平提升了,我们当然愿意去。”就医是民生老大难的问题,如何让百姓就近就医并享受全覆盖的医保体系,是长沙县委和县政府关注的话题。

  “以前的医院位于春华镇老街,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春华镇卫生院院长刘业华说,老院房屋陈旧且地势低洼,不能满足居民对就医条件的需求。他介绍,新建的医院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由原春华医院和大鱼医院合并组成。该院目前是一所集预防保健、医疗和乡村卫生管理为一体的花园式乡镇卫生院,老百姓可在院享受药品零利润、门诊统筹、住院报销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等优惠政策。

  长沙县实行医改以来,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达4.8亿。近3年来,长沙县财政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分别投入588万、706万、719万元。在加大硬件建设投入方面,项目建设、设备购置、信息化建设等项目,财政纳入常年预算,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设施给予大力支持。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首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

  与此同时,长沙县还大力推进大病救助工作,构建社会救助兜底网。居民患有重大疾病, 除了医保报销外,还可申请大病救助。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切实让百姓看病无忧。

   教学育人:连续11年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因为孩子不仅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的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幸福。”刘明在长沙经开区企业工作已好几年,他认为孩子能就近入学是民生的头等大事。

  “我当初很担心孩子不能在星沙入学,只能放到老家成为一个留守儿童。”刘明说,他之前找了学校和教育部门,得到“符合四条件之一就能入学”的回复。如今,看着孩子背着书包走进离自己工作地点不远的长沙县百熙实验学校,刘明和家人心中满是幸福。

  城区中小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6成以上。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及城区大班额问题,今年城区共新建4所中小学并在秋季开学。据悉,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就可到城区小学就读:1、户籍在县城。2、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县城购了住房。3、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县城投资办厂、开店、开公司。4、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县城工作,且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办理了社会保险,在县城租房且持续合法居住一年以上。

  长沙县对教育的大力投入还体现在对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和捐资助学上。今年新招的191名青年教师已赴农村中小学及公办幼儿园任教,占全县年内新招教师总数的85.3%,全县农村学校教师年龄、学科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沙县已连续11年未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城乡公交:将开通覆盖所有镇街的公交线路

  不在街上添堵,不去车站排队。9月26日,星沙至开慧红色旅游公交专线、开慧镇红色景点区间线正式试运行。开通首日,记者在星沙开源鑫城大酒店始发站看到,已经有不少市民在等待上车。

  家住山水人家小区的陈女士在开慧旅游专线公交开通的第一天,特地来看个新鲜,她说:“平时在市区工作久了,到开慧镇体验红色文化的同时,也可以享受一次自然之旅。”

  据悉,星沙至开慧红色旅游公交专线、开慧镇红色景点区间线由长沙县星沙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交专线从星沙到开慧镇只需40分钟左右,相对于以前乘坐中巴车来说,所需时间缩短了近一半。

  这只是长沙县大力推进道路建设和推进公共交通发展的一个缩影。长沙县已开通城乡公交线路1-4号线,覆盖多个镇街。不久的将来,还会开通覆盖所有镇街的公交线路,让乡村居民也能坐上便捷的公交车。城区也将开通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构建环保出行网络。除此之外,黄兴大道南延线、人民东路东延线、万家丽路北延线、黄江公路、洞株公路等一系列的道路建设,将打造出“八纵十六横”路网骨架,让全县百姓走上致富的快速道。

  声音

  住进新房很乐呵,这是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的好事,感谢政府对民生改善的大力投入。生活有保障了,幸福指数高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长沙县危房改造援建户 饶仪敏

  数据

  2009年,县级财政用于为民办实事项目支出超12044万元,到了2013年,这一数字跃升为25709万元,比2009年剧增13665万元。“十二五”以来,全县医疗、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各项民生支出累计达257亿元,2011年民生投入为47.89亿元,2014年为76.63亿元,4年时间民生投入增加28.74亿元,增长60%。民生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80%。

[编辑:欧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