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浩等代表建议:支持长沙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07.03.2017  08:04

  长沙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竞争力跨入全国前六强,陈文浩领衔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沙小组建议——

  支持长沙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星辰在线3月7日讯 (长沙晚报特派记者 朱敏) “长沙创新资源高度集聚,有条件也有决心在全国率先探索一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新路子。”6日,以全国人大代表、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文浩领衔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沙小组,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建议,支持长沙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着力打造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新高地。

  优势:长沙科技竞争力跨入全国前六强

  长期以来,大量科研成果湮没在基础研究到商品化的“死亡之谷”,如何更加有效地打通科技与经济之间的界面、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大问题。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10个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多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入实施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科技竞争力跨入全国前六强。”陈文浩等代表指出,长沙具备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基础优势。

  

  据统计,长沙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2件,居全国省会城市前4位,应用型科技成果转化率达26%,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形成中低速磁浮工程、国家超算长沙中心以及中国第一台高端选择性激光烧结3D打印机、第一个智能机器人等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标志性范例。

  长沙打造了立体多元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在政府层面,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发起成立了技术产权交易所,建成国家专利技术(长沙)展示交易中心,开设“长沙科技成果转化网”等网上成果交易平台;在园区层面,发起设立了中部地区首个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湖南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成立“湖南省高等院校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中心”;在企业层面,推动成立了智能制造、3D打印、机器人、新材料、北斗安全技术等研究院;在高校层面,先后成立高校技术转移中心长沙联盟等成果转化平台,特别是依托国防科大建设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产业园等,成为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典范。

  

  长沙被确定为全国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工作唯一试点城市,率先全省设立科技银行、天使基金和中小企业合作成长基金。目前全市拥有两院院士54名、国家“千人计划”人员82人、科技人员42万人,基本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产业体系,转移转化环境不断优化。

  同时,长沙建立了“开放、竞争、流动、协作”的管理体制,将知识产权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实现转移转化形式向转让、许可、投资入股、合作实施等拓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向纵深推进。

  

  建议:列入重点建设地区,加大多方扶持力度

  陈文浩等代表建议,全国人大、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有关部委重视,将长沙列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地区,并从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完善激励扶持政策、建立多元融资机制、健全创新服务体系、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希望能指导长沙高起点、全方位规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战略目标,明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总体定位、发展思路、主要任务和核心载体。”陈文浩等代表建议,支持集成一批技术先进、适用、成熟,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予以重点扶持。

  支持积极应用科技创新成果和科技人员从事技术开发、推广的激励政策,重点鼓励研发团队直接转化科技成果和进行技术转移;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和科技服务机构,共同组建科技成果转化实体;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支持科技成果在长就地转化,推动企业技术瓶颈向科技攻关转化、科技攻关向中试成果转化、中试成果向产业化转化。

  加大科技金融融合,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资本市场支持体系,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构建从实验、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多层次科技创新融资服务体系。加大科技财政支持,完善以财政投入为引导、多方式并存的资金支持政策,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财政支持模式,支持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许可、作价入股、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实施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健全科技服务市场,支持科技中介机构向经营专业化、功能投行化、收益股份化、信誉品牌化方向发展。支持打造中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实现不同层级、不同领域技术交易的有机衔接。支持完善平台功能配套,建立科技资源共享、科技成果转化等公共平台,促进更多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支持围绕特色产业崛起加速成果转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围绕军民深度融合加速成果转化,促进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打造超级计算机、北斗导航、航空航天等一批特色军民融合产业园,打造独特的科技成果转化优势。支持围绕新经济壮大加速成果转化,以需求为导向发布一批符合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投资规模与产业带动作用大的科技成果包,建立健全适应新经济知识智力密集特征的制度生态,促进更多的智力成果转化为技术成果,促进更多的技术成果转化为产业成果。

  同时,支持人才引进,引进、吸收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来长创新创业,纳入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形成洼地效应。支持人才培养,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来长共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凝聚一批高水平的设计师、工程师和技师队伍,建设一支懂专业、懂管理、懂市场的技术经纪人队伍。支持优化发展环境,健全对人才的股权、期权及分红激励等,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