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长沙人讲话“恶”? 长沙话明明萌萌哒/图

21.04.2016  10:58

关注三湘都市报微信看E报。

声明:仅授权三湘都市e报转载,其它平台未经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很多外地人觉得长沙人讲话恶,主要是因为长沙话六个声调里面的“阴去”相对于其他五个声调而言,音高要高很多,让人觉得“调子高”。再加上长沙人性格直爽、豪放,所以会给外地人“”的印象。其实,长沙话里面有很多词,尤其是名词,特别可爱。

1

动物

拟声词后缀:

鸡咯咯、鸭粒粒、猫唧(或喵唧)、哼哼、猪猡猡、羊咩咩……

这类词的后缀主要模拟动物的叫声,“哼哼”即金龟子,长沙人干脆就用它飞行时发出的声响来命名。且最后一个字读音都是音最高的阴去声调(羊咩咩除外)。骂人的时候,这个声调显得恶,但讲这些词语时,却完全相反,变得好萌。

这些词基本都是大人子跟细伢子讲的时候用的。这样的词后面还有好多。这说明,长沙地区的人蛮喜欢细伢子的,他们恶起来是很恶,但内心里有很温柔、很天真的一面。长沙地区的细伢子也很幸福,从小就能听到这么多又形象又好听的词汇,对于开发想象力,应该是有好处的。

动物拟人化:

黏泥婆=蛞蝓;纺纱婆=纺织娘;偷油婆=蟑螂;落纱婆=一种水鸟;蛆婆(子)=蛆;虱(se)婆(子)=虱子;沙婆(子)=沙子;鹰婆(子)=鹰……

长沙人喜欢把这些讨厌的虫子叫做XX婆,难道是说年老的妇女啰里八嗦也很讨厌?不知道。反正我觉得加上“”或“婆子”后缀以后,连那些肮脏的虫子都变得没那么讨厌了,甚至还有些萌。比如每次想起“偷油婆”这个词,脑袋里就会浮现出一个婆婆子,提着一个油壶,偷偷摸摸悉悉索索快步走过的镜头。所以我虽然讨厌蟑螂,但没有那么恨,也许就是因为这个词的缘故。

这其中有个词是另类大家发现没,我不晓得何解“沙婆子”也有个“婆子”后缀,根本就不是活物啊。我推测,也许是因为沙子进衣服里面沾身上很难搞掉,跟惹到了嘴巴子很厉害的老太婆一样麻烦吧。

2

物品

蛋个个、屎粑粑、肉巴巴、鱼巴巴、奶记记、鼻屎痂痂、叭叭叭、转转连……

这些词汇除了“叭叭叭”以外,叠词后缀基本都是补充形容该物品外形特征的。“叭叭叭”是用拟声词来指代以前街上跑的那些三轮车(包括人力的和机动的)。

不止对小孩子讲,大人子之间也会讲一些有叠词后缀的名词,如X筒筒、X砣砣、X片片、X串串、X粒粒……

举例:纸筒筒、竹筒筒、猫屎筒筒(一种小吃);肉砣砣、灰面砣砣、麻将砣砣;纸片片、塑料片片、铁片片;铁串串、牛肉串串;羊屎粒粒……

当五大三粗的长沙人讲出上述这些词语时,会不会觉得很萌很天真?长沙人不仅天真,还喜欢调侃,喊那些老式的面包车叫“面包砣砣”,喊夏利出租车叫“夏利砣”,还把湘潭妹子称为“砣砣妹子”,所谓砣砣妹子就是指那些身材矮小的年轻妹子。湘潭妹子可能比较委屈——未必长沙妹子就比湘潭妹子高?我看未见得,这只是长沙人喜欢调侃外地人的一种具体表现。

3

对人的称呼

小粒子、小屁股、嫩毛毛、黏黏屁、三毛砣、毛弟砣……

对小孩的称呼,据说以前三个长沙细伢子里面就有一个叫“弟砣”、“毛弟砣”或“毛砣”。长沙人喜欢细伢子,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哪怕是小孩闯了祸,大人骂一句“你该杂小屁股”,都显得好萌的。还有婆婆子、青年哥哥等对成年人的称呼。有句顺口溜是这么念的:“青年哥哥抖派头,肚脐眼打得裤外头。

4

”字尾

长沙话名词加“”字后缀的范围比普通话大得多,在普通话中不能加“”字的很多名词,长沙话中都可以带个“”字。

随便就可以列出一大片来:夜间子、年年子、姑子、小舅子、小姨子、蚂蚁子、蜘蛛子、麻雀子、蜜蜂子、悬蠊子(知了)、曲鳝子(蚯蚓)、鸡屎蚊(men)子、绿豆蚊(men)子、老鼠子、细伢子、学口子、指甲子、土屋子、手把子、烟蒂子、糖粒子、饭瓢子、竹铺子、煤炉子、线坨子、南瓜秧子、菜叶子、鱼冻子、水色子……

不仅仅是名词后面加“”字后缀,某些其他词性的词语或短语中也可以加,如灰嫩子(的)、一抠抠子(形容某人身板很小)、一磨子(厚)、眼屎子(大)、坎坎子(上)、欠欠子(式)等。

”字后缀使得这些词语比没有加“”字的更萌一点,不信你比一下“麻雀”和“麻雀子”看。我个人觉得,这些词所代表的物品,由于有个“”字,也显得跟人的关系更密切了。

举个典型例子——“菩萨伢子”。本来很神圣、高高在上的菩萨,从长沙人口里出来就变得跟隔壁邻舍一样亲切。

■图/文 故事长沙微信公众号